|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职业规划 > 职业精英需要全球视野

职业精英需要全球视野

2007-03-28 15:35:38 来源:成才周刊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在一次CPN的相关活动中,有资深的学者谈起了未来10年中国职业精英的发展,认为在目前全球化市场情况下,激烈的竞争将带来的不只是企业间的较量,同时,也是考验中国职场人的一个新战场。

  当下的商界,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全球视野。因为竞争越来越是全球的竞争。不管你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是全球的竞争。一个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参与全球资源合作呢?从思维方式来说,应该掌握链条对链条的视野,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产生一批伟大的商业精英。只有以共赢的心态来进行创新,才有可能创造出一批世界级的经理人。

  企业发展的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解决最基础的问题,比如公司的治理问题,管理问题。核心思想是如何从体制上保证一把手为股东去打仗的问题,以及解决仗要如何打的问题。这方面看,中国企业无论是在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理念,都与国外企业有较大差距,改进的空间很大。

  第二个阶段,是如何强大的问题。一个国家凭什么会强大呢?不是说市场经济做到了,我们就可以做到强国,更不是说靠私有制就可以解决强大的问题。从管理角度讲,像日本在制造集成能力上,真的是超一流的。法国、意大利在高端设计上面占很大份额,可能与他们的文艺复兴,人民的底蕴相关。全世界100大品牌,有60个左右是美国的,这跟美国的技术和管理创新,资本市场运作都有很大关系。

  第三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在竞争对手能够做到全球对抗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都不是民族企业的特有优势。如何让全世界资源为我所用,与世界级企业对抗,把后发优势发扬光大,是我们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们中国人确实比较勤劳,尤其是浙江一带的,提着一包一包的现金去做生意。这种拼命赚钱的做法,很少有国家可以相提并论。这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理由之一。在这种干劲之下,20-30年时间一定可以赶上甚至全面超越发达国家。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成为了世界加工厂的一部分,有大量的OEM经验,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但是就挑战来说,也同样巨大。顶级跨国公司已经具备了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而过去,我们在这些方面没有给予关注。当中国的企业还在考虑如何整合中国的资源时,真正的顶级跨国公司已经是全球布局了。

  中国的外贸已经占到美国GDP的10%,开放度远远超过美国。如此大的开放程度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挑战。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对接是无可避免的。强弱、贫富都是相对的。制造业来说,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没有掌握很好的研发能力,品牌和渠道基本上还是给跨国公司所掌控。而中国绝大部分的企业是靠规模扩大,靠成本,产能大了以后,就出口,所以这就是三块板的故事。中国的战略空间受到非常大的挤压。

  以世界对抗世界

  无可置疑,再往前看,下一步要怎么样跨出去,是中国N多企业需要好好考虑的。如果制造业的定位问题,“天花板”、“地板”的问题解决不了,中国经济被边缘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此,必须要有新的视野、新的思考,来应对下一波的挑战。派留学生出国留学,自主研发,这就像从围棋一段,学到围棋九段,然后去对抗世界,这样的思维在全球化的今天是彻底过时的。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如果不学会以世界对抗世界,以全世界人才为我所用,必定会被淘汰。绝对不可以把你和外面分割开,要是一体的。

  所以说,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做很大的调整。国内的市场日益完善,通讯、交通等一步步到位,法令、法规得到改善,国内的市场越来越适合阵地战,而阵地战又是跨国公司的强项,民族企业的弱项。因此,我们一定要有新视野,一定要从月亮上看世界,就是看到全球都是我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活下去。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在任何一方面都是最优秀的,所以说全球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企业生存的有效条件。
  视野和思维的落后,是我们的最大问题。民族企业要学会在全球范围内合纵连横。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必须以弱胜强,所以需要链条对链条的竞争,上下一体化,对链条事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迫切需要出一些业务模式创新的企业。既然已经是地球村,还谈什么国际化呢?在我们视野之中,没有中西之分。超越中国式管理、美国式管理;超越独立自主、自创品牌;我们要对抗全球。从这方面看,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还有很多路需要走。

  人文资本的储备

  从管理上讲,在全球整合资源方面,我们可能是弱势整合强势。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中国企业强大到如此地步:收购你以后,你需要本土化,还没有这样的大气。因此,在跨国公司的发展方面,挑战非常巨大。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人文资本的储备方面往往是不够的。中国威胁论的由来,原因之一,是外国人认为至少有一部分中国企业家是没心没肺的经济动物,这一方面是他们对我们的歧视。但也有一点,是我们的家庭作业做得不够,没有足够的人文资本储备。

  “长江商学院”在全球范围内,首先推出人文资源管理的计划,道理就在这里。这不仅仅是技巧的问题。首先是内涵,然后才是技巧。做不到这一点,我们成功的概率就很小。所以新一代的年轻人责任重大,必须要学会很多新的东西,传统的MBA课程以外的东西,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得新兴市场得天下,谁最有可能了解新兴市场呢?当然是来自新兴市场的这些人。但前提是,你一定需要有优势。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非常高层的会议上,做一个有效的参与者。仅仅了解中国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人文资本的储备,才有希望整合全球最优秀的资源。培养一个、两个大师,时间太长了。一定要整合全球、全世界资源为我所用,而绝对不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