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在俄皮革商家已有60%暂时回国
“俄罗斯全面禁止境外商人从事小额零售贸易的法令”(简称“禁令”)4月1日生效,俄罗斯几大市场的铺位价格纷纷“跳水”,不少外国商家打道回府。浙江海宁在俄从事皮革批发和零售的商家已有60%暂时回国。据俄媒体报道,受外国商家撤出影响,俄罗斯市场闲置摊位达总数的25%。
不规范的市场常演猫鼠游戏
从内心讲,没有一个商人愿意轻易放弃俄罗斯市场,义乌国际商会会长华忠奎说。
中国驻俄使馆经商参处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俄从事零售生意的外国商人超过100万人,其中90%以上是中国人,浙商占了一半以上。
商铺一度很抢手。ACT市场有近1.5万个商铺,全部是两个集装箱叠装组成的上下两层。这样一个商铺,去年9月的售价是27万美元,许多商家只能租,每月租金5000美元。大部分小商家都是无证无照且不纳税,一旦警察来,就会被没收全部货物并罚款。不过,当地的市场开发商也有对策,在市场里装了许多高音喇叭提醒商家。
打折甩卖市场生意清淡
俄罗斯是海宁市皮革出口的最大市场,近几年出口一直保持年均10%的增长。去年受“禁令”出台的影响,出口额比前年下降7.5%,第四季度竟同比下降了50%。
对俄出口遇冷的不仅是海宁。中国驻俄使馆经商参处的调研报告称,那些没有在当地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营者,手中积压了大量货物,遭遇“禁令”后损失惨重。前些日子,莫斯科、圣彼得堡、远东各大贸易市场内,经常能见到中国商人打折甩卖、清仓倒库。
海宁猎马皮革服装有限公司经理王益锋告诉记者,“禁令”实施几天来,市场表面上还算平静,许多海宁皮装老板要么已提前和俄罗斯人联合经营,要么请了当地人看摊应急。
但市场里生意清淡,来批发拿货的人稀稀拉拉。王益锋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俄罗斯一些边远地区在“禁令”下达后已难以为继,而它们原本是到莫斯科等大市场批发拿货的大户。
温商筹建首个在俄经贸合作区
记者昨天从KANGJI(康吉)工贸有限公司了解到,自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今年初招商以来,已有温州、绍兴、上海等地的近二十家民营企业签订协议正式入驻,另有几十家民企正在洽谈中。该合作区是中国首批8个对外经贸合作区中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部由民资筹建的合作区。
康奈集团负责经贸区项目的副总裁周津淼说,俄罗斯方面在经贸区配套设施、税率以及劳工审批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中国政府则以无息贷款等形式支持2亿元建设资金。
专家认为,俄罗斯“禁令”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规范俄罗斯的市场秩序,原本市场混乱而产生的巨大利润空间将被封堵。在这种情况下,享有各种优惠政策的乌苏里斯克(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优势不言而喻。中国驻俄使馆经商参处的调研报告也指出:出台禁令对中国商人来说利大于弊,企业要认清发展趋势,适应俄国内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 上一篇:平纹布冒充合成革被检疫人员查获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