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修鞋的小陈”擦鞋修鞋是个挺不错的行业
他们也许没有豪言壮语,他们也许没有万贯家财。他们是茫茫人海里的普通百姓,他们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一员。但是,正是他们创造着伟大,改变着平凡,演绎着生命的传奇。
小人物做出了令人惊叹的大事,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他们微笑着、奋斗着、抗争着,他们也许没想到最好,但是却以行动做到了更好,他们默默无闻、甘守寂寞、辛勤工作。
从今天开始,让你我相约“谁读谁赢·我致富我快乐”,我们将用小资金创业者的视角为您解读打拼原貌,反应时代变革,共创社会和谐。
我们的定位是:讲述中小创业者自己的故事,并为准备下海创业的小资金者一些可行性建议。您,可以是故事的讲述者,也可以是故事的主人公。
两年前,烟台悄悄出现了装修醒目考究、设备先进的专业擦鞋、修鞋店铺,有的还开起了连锁店。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洗鞋、擦鞋、修鞋,真的也能做成一个像样的行业吗?
[非典型样本]
“刚开始也不习惯,别人高高的在椅子上坐着,要咱低下腰给人家擦鞋,心理的确有些不太平衡。”说到自己的行业,今年刚21岁、却当了两年小老板的陈香良羞涩地一笑:“后来时间长了,觉得这个工作既能给自己增加收入,又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一点也不掉价。”
陈香良是福山回里人,17岁孤身一人到开发区一家锻造企业打工,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让他颇有满足感。令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堂哥一头扎进修鞋行业,一干就是4年,还当上了小老板。不起眼的小买卖竟然可以有这么广阔的“钱途”,小陈心动了。
2005年12月,在家人的劝说下,小陈离开单位,加盟了堂哥开办的卓越鞋店。起初,他觉得干这种活儿拉不下脸,低人一等,甚至想到了放弃。直到有一天,一位大姐来修鞋,大姐很诚挚:“你可一定要帮我修好它啊,这双鞋对我很重要。”陈香良突然有了一种被别人需要的感觉,心态一下子摆正了。
为了尽量降低成本,小陈的店都选择了在住宅小区附近,既有固定人流量作保证,租金又相对便宜。有机器帮忙,又有铺面,更容易赢得顾客信任,虽然收费比地摊高,但大部分人还是愿意选择到他们的修鞋铺来修鞋。
现在,小陈五六平方米的小店,每年的纯利在2万元左右。因为加入这个行业的门槛不高,加上学徒、机器及材料费、房租等等,3万元就能启动,所以扩展速度比较快。不过,做这个行业要求仔细和耐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市场分析]
据记者调查,目前市面上专业的擦鞋店,都开设擦鞋、修鞋、洗鞋业务,其手工精细,用料讲究,工艺改良,和街边补鞋摊、擦鞋匠不可相提并论。
以前,马路边擦鞋游击队服务的对象比较单一。但现在,拿到擦鞋店的鞋子面料越来越复杂,牛皮鞋、PVC鞋、帆布鞋等等,应有尽有。有的鞋子,一双鞋就用上了多种面料,光靠路边游击队的简单手工操作,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鞋子的清洁保养需要。专业擦鞋、洗鞋、修鞋店的出现,无疑满足了市民丰富多彩的护理鞋的需求,成为促进“鞋子美容店”发展的动力。(记者 王巧 实习生 程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