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鞋企:向欧盟反倾销说不
目前,在世界贸易经济领域内,中国凭借自身实力及大量的“中国制造”品牌,俨然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让不少中国民营企业看到了出口贸易的曙光。可最近几年,在中国和欧盟良好的贸易发展态势下,欧盟方面却出现不和谐的声音。据相关数据表明,仅在2006年,欧盟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中,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工具最多的一位,其中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案件高达130多件,这在占据欧盟市场各个行业的中国民营企业中发动了一场倾销与反倾销的大战,而中国民营企业也勇敢地冲在反倾销的第一线。
民企在反倾销中站出来
在中欧贸易经济领域,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而欧洲市场也一向是中国民营企业产品的重要出口地。例如,中国的鞋类产品。据奥康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奥康集团作为中国著名的民营鞋业公司,其欧洲市场的出口量占奥康集团出口总量的60%,在给欧洲市场带来中国优质产品的同时,奥康集团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欧盟这一系列的反倾销行动中,奥康集团竟然损失掉了欧盟15%的定单,在欧洲的部分进口商也因为进口成本的变化而将订单转向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
在奥康集团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早在2006年10月7日,欧盟就开始对中国制造的皮鞋实施了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紧接着又对中国制鞋业实施了更加严厉的打击。奥康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在这时挺身而出,第一次向欧盟提起法律诉讼。“我们抗诉就是要让欧盟国家听到中国鞋企抗辩的声音,表达捍卫自己权利的积极态度和立场,树立中国企业的新形象。奥康集团作为鞋业反倾销第一个抗诉的鞋企,使企业的美誉度提升不少,这是无法量化计算的。我们去印度时,印度的同行都知道奥康集团在和欧盟打官司。”奥康集团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公开表示过。
奥康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奥康集团在反倾销的抗诉过程中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当中国民营企业在国外集团和国家主体在对我国企业合法利益受到侵犯时,中国的民营企业将会严正的对待,并作出相应的反击。
反倾销是机遇和挑战
由于欧洲等国家对中国经济缺乏足够的了解,对目前中国产业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明晰的认知,在短时间内仍然会提出一些对中国企业的产品和对自身经济发展不利的措施。
虽然反倾销从本质上来讲不是一件好事,但我国一些民营企业把反倾销挑战变为机会,在风云变化无常的国际贸易中也在不断摸索和学习着,使企业得以壮大发展。
奥康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奥康集团已经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皮具产品供应商。奥康集团也将会利用和抓住奥运会的黄金商机,争取通过无与伦比的奥运平台,让奥康集团走向世界,做成享誉世界的大型制鞋集团。
目前,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对国际贸易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的问题。目前情况下,民营企业尚不熟悉国际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相关的国际贸易规则也仅仅是一知半解。据奥康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民营企业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可能做到“百战不殆”。在涉及到企业将如何面对和迎接不可预知的将来更加严峻的国际贸易“战争”时,奥康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只有积极应对目前遇到的反倾销,并且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贸易规则。
目前,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企业应该更多地学会用市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多地依赖政府,特别是在企业管理和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方面。民营企业大部分是由家庭作坊式的小生产者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转型后的民营企业在遇到企业发展中的大风大浪时,往往面临着被大企业吞噬的危险。
据了解,目前我国制鞋的民营企业告欧盟的只有4家,绝大多数的制鞋企业则选择了沉默。这说明许多制鞋企业仍然没有摆脱“政府依赖症”,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出面解决。
面对欧盟的反倾销政策,中国民营企业只有了解和熟悉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像奥康集团一样,勇于并擅于利用法律的武器,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在企业发展的大方针下取得更大发展。
记者手记
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起眼的打火机到眼镜框、从纺织品到劳保鞋等产品,但这些受到外国消费者好评的产品却都受到了欧盟反倾销政策的阻拦。
目前,中国企业特别是很多的民营企业,都面临着一次次反倾销调查风雨,中国的民营企业也越来越了解和熟悉国际通行规则,日益走向成熟和理性。但是,因为我国出口商品大部分集中在科技含量低、劳动力密集的行业,伴随着出口征税、人民币升值、能源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正在丧失。企业仅靠出口数量庞大难以支持未来发展,必须由“数量导向”变为“发展导向”。
民营企业大部分是由家庭作坊式的小户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企业管理和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方面,更加需要了解和学习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积累更多重要的应对反倾销经验。这样一来,中国民营企业立足于高质量的全球市场也并非是痴人说梦。
- 上一篇:晋江鞋企:“诚信是吃不完的”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