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工贸易目录将出炉 皮革被列入禁止类
“新的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目录正在紧密酝酿之中,将很快公布。”近日,一接近相关决策部门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加工贸易领域一系列相关政策也将在下半年陆续出炉。
业内专家指出,这是相关政府部门继7月1日出口退税大幅调整、遏制过高外贸顺差推出的又一重要举措。
记者获悉,新目录将显著增加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的范畴。自1999年起,中国对加工贸易商品按禁止类、限制类、允许类进行管理。迄今为止,单是禁止类目录已发布过四次,1140个10位税号商品列入其中。
中国加工贸易在外贸领域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9亿美元,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
相关政府部门对这次政策调整极为谨慎。据记者了解,过去一个月来,这项政策的调研部门人员频频穿梭于各大企业,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对新政策的意见。而企业界部分人士对这一政策表示出一种清醒的忧患意识,认为加工贸易目录调整的影响要大于出口退税调整。
来自青岛企业方的消息显示,加工贸易目录调整已成定局。一家曾参加过相关座谈会的企业代表表示,根据从会上得到的信息,调整可能会给企业留出一段时间的过渡期,旧的手册可能允许一直执行到明年4月左右。
记者还获悉,皮革、肥料、化工、冶炼、冶金等行业将被列入禁止类目录,而化学品、塑料、橡胶、制鞋、箱包、家具、造纸等行业则将被列入限制类目录,总共涉及数千种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产品如果被列入限制类或禁止类目录,仅缴纳保证金一项就会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有业内人士测算,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成本有可能会因此骤然上升30%!
青岛大明皮革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金雪峰向记者表示,如果皮革行业被列入禁止类目录,那么企业将承受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大企业将减小生产规模,而小企业可能倒闭。
在东莞从事家具业的某台商则表示,听说过新目录正在制定的消息,但如果保证金缴纳额度不高,企业应该还可以设法应对:可以通过对退税率较高的产品采用一般贸易,退税率较低的产品采用加工贸易的手段,来抵免一部分损失。
加工贸易领域是目前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顺差1889亿美元,超出了177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总额。
中国绝大部分的加工贸易企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尤以广东、福建、江苏三省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