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业力争重改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的终裁结果
一度无鞋可卖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中央火车站附近,某鞋店里一双标有“中国制造”的女式皮鞋售价为299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1元人民币)。这双鞋的原材料成本约为40元人民币,在支付工人工资、土地租金后,利润只有五六元钱。
而鞋店老板尼尔森为这双鞋支付给中国生产商的价格仅为70克朗左右。由于中国鞋的价格便宜,质量也不错,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尼尔森仍有利可图。但在欧盟对中国鞋展开反倾销后,欧洲鞋店里很难再见到中国鞋了。
经过欧盟成员国多轮投票后,欧盟委员会已于2006年10月对中国皮鞋作出征收为期两年16.5%反倾销税的终裁,欧盟迄今为止对中国发起涉案金额最大的反倾销案到此暂告一段落。不过,中国鞋企始终认为欧盟裁决有所偏颇,一直没有放弃推翻此结果的机会。
申请期中复审
近期,继将欧盟委员会告上欧盟法庭之后,中国鞋企正在筹备参与2007年10月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期中复审的应诉准备工作。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秘书长、万邦鞋业公司新闻发言人郭炜文表示,万邦鞋业准备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可能将于近日向欧盟提交期中复审的申请,内容涉及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和更改16.5%的反倾销税率。
一直跟踪“中国鞋”案的律师余盛兴表示,已有部分鞋企开始准备申请期中复审。此前,中国企业很少就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中提起期中复审申请,但中国企业一旦提出申请,欧盟则必须受理。
余盛兴认为:“这宗涉及金额超过7亿美元的反倾销案相当复杂,从两次裁决结果就可看出这点。欧盟对中国皮鞋的初裁先是采取前所未有的为期半年的循渐性临时反倾销税,紧接着在终裁中又将征收反倾销税的期限从5年改为2年,这都折射出欧盟内部矛盾比较突出而采取相对折中的方法。”
2006年底到2007年初,奥康、泰马、金履、新生港元和万邦5家中国鞋企上诉欧盟法院,但截至目前,该官司尚未取得任何新进展。余盛兴表示,期中复审的裁决可能于2008年初作出,将比欧盟法院判决结果早。与美国不同,欧盟允许单个企业申请市场经济地位,企业如果在期中复审中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待遇,反倾销税率将可能因此而改变。
结盟共同致力推翻反倾销
康奈集团国际贸易部有关负责人吴黎明表示,欧盟是康奈产品最重要的市场,而且受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税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康奈主要是向欧盟出口20~30美元/双的中、高档皮鞋,而这类皮鞋在印度、越南等地生产得比较少,欧盟采购商很难立刻将这类产品的订单转移。受反倾销税、人民币升值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康奈目前已将出口欧盟的皮鞋价格大约上调了3%。
吴黎明认为,虽然康奈集团并未参与将欧盟委员会诉诸欧盟法庭的活动,但非常关注案件进展,而且不排除参与期中复审的可能。自2007年起,康奈集团与有关行业协会已多次赴欧盟继续抗议不合理的终裁,并与当地采购商和零售商协商洽谈,希望能站在一条战线上促进事情出现新的转机。
欧洲鞋类零售贸易联合会总裁、 意大利鞋业零售商协会主席马西草·东达曾表示,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无法阻挡欧中之间的鞋产品贸易,但肯定会给欧盟在中国的采购带来困难,这是欧盟采购商和中国鞋厂共同面对的难题。对征收反倾销税,欧盟采购商是坚决反对的,欧洲贸易商协会也一直在与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协商,建议取消针对中国鞋的贸易救济措施。
马西草·东达表示,自2006年起,由于征收反倾销税而导致采购成本上调,欧盟不少零售商将欧盟市场上的中国皮鞋的零售价上调了10%,部分消费者对此难以接受,导致部分采购商不得不转移到其他国家下单生产;然而,也有部分欧盟零售商坚决不提价,以此抗议政府的征税决定。
- 上一篇:埃塞俄比亚喜爱"泉州鞋"
- 下一篇:通胀持续冲击!美国鞋类产品需求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