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皮革加工上榜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最近公布了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单,我市五大产业集群榜上有名,分别是嘉善木业及家具、海宁皮革加工、桐乡毛衫、平湖光机电和海盐紧固件,五大产业集群均属制造业。
此次公布的100个产业集群中,99%是制造业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浙江最多,占据了36席,我省入围最多的是温州,达10个,其次就是嘉兴,5个,而山东全省也只有5个。而与其他省份的地市相比,超过嘉兴的只有苏州,该市入围6个。
五大产业集群入围,既是对“嘉兴制造”的检阅,又是嘉兴制造业企业从竞争、共生走向集聚的真实写照,充分体现了嘉兴特色经济的竞争力。
经济贡献率日益提升
去年,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日出货量1000多吨,全年发往全国各地羊毛衫约6亿件,销量占全国60%,市场成交额达120亿元。全镇直接为市场服务的人员约5万人,带动从业大军近20万。
在羊毛衫市场的带动下,濮院的地产、金融、物流、中介服务等行业也迅速发展,有效推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在濮院,家家都有人从事羊毛衫行业,濮院人造就了羊毛衫市场,羊毛衫市场又富裕了濮院人。
事实上,入围的嘉兴特色产业集群,无论是海宁的皮革产业、嘉善的木业产业,还是海盐的紧固件产业,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与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相似的情况,即特色块状经济与专业市场完美结合,整合上下游资源,完善产业链,从而做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的集聚度和影响力。
企业与市场联姻,有效推动了二产与三产的互动发展,不仅能整合产业的上下游资源,延伸、完善产业链,而且可以增强当地经济、人口和产业企业的集聚功能,推动经济的滚动发展。
近几年,特色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迅猛,对嘉兴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增长。以皮革产业为例,2005年全市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产值为195.3亿元,而2006年,这一数字已升至229.9亿元,同比增长了17.7%。
小商品大市场高回报
不产木材,却有木业产业;没有皮毛,却有皮毛产业;无钢铁资源,却有紧固件产业……嘉兴通过构建“小商品、大市场、高回报”和“小资本、大集聚”的区域特色产业,不仅实现了零资源经济的腾飞,而且借助专业市场力量,加速了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产业优化的高级形态,产业链完善,分工精细,不仅可促进集群同类企业之间实现人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补,节约资金与空间交易成本,而且相互间易形成默契的学习与创新效应,从而形成和增强产业可持续竞争力。
我市五大产业集群之所以能交出满意的答卷,可以说是产业分工专业、上下游呼应、基础设施与商务信息共享、政府服务管理精专、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消匿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种情况下,市场资源要素自由均衡地流动,达到最优化配置,容易形成产业能量转换互补与集聚效应,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但需关注的是,嘉兴传统特色经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并没有出现在中国产业集群百佳榜上。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虽是我市主要传统产业,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支撑体系等不完善,竞争力较强的规模以上企业很少。而目前又受资源和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和资金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欲重现昨日辉煌,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 上一篇:国家环保总局加大措施控制皮革化工等行业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