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少年靠擦鞋给爹看病
爸爸病了,我擦皮鞋赚钱给他看病腿瘫痪了,当不成警察也要做个好人我很想爸爸,可赚不够钱不能回家
14岁的残疾少年,靠擦皮鞋挣钱给爹看病。
他懂事,当得知火车站不允许擦皮鞋后,他把工作时间改为天亮以前、天黑之后。
他热心,他有个二手的小灵通,经常义务帮人打114和110。
现在,他一天挣不了几块钱,但挣的钱大都拿回家给爹看病了。
■商报记者熊艳菊实习生尚华东/文高洋/图
【懂事的小鞋匠】
天黑后才出来“做生意”
4个多月前,郑州市执法局火车站分局执法二中队队长宋长记,在郑州市大同路口清理违法小摊贩时,碰上一14岁的擦皮鞋男孩。出于职业习惯,宋长记问男孩:“火车站不允许擦皮鞋。你家哪儿的?”
男孩抬头看他,眯起眼,揪着鼻子笑笑,叫了声“叔叔”。
男孩说自己叫司郑启,家住新郑市龙湖镇小司庄。他爸爸眼睛看不清,他想挣钱给爸爸看病。宋长记给司郑启20元钱,并告诉他火车站是郑州的窗口,以后别来火车站擦鞋了。
小郑启说:“叔叔,谢谢你!我以后天亮之前、天黑以后干活,不为郑州抹黑了。”
之后,宋长记再也没见过司郑启白天干活。
义务帮人查公交
小郑启穿着军绿色的鞋,右脚鞋面横着裂了2厘米长的口子,像他笑着时咧开的嘴巴。
他走路时脚尖向内,点在地上向下一软,整个人朝一侧倾斜,让人担心他会摔倒。
3岁时发高烧,爸爸带他去小门诊看病,没做皮试就打青霉素,从此他两腿残疾。
“我想当警察,6岁时才明白自己的腿不行,不可能了。不过我要做个好人,多帮助人。”
火车站有70多个公交车线路,停在三个地方,很多人不知道到哪儿坐车。郑启听人说,可以打114转公交公司服务热线,问公交线路。
俩月前,他10元钱买了个二手小灵通。再有人问路,他知道的,就带别人找,不知道的,他就打公交公司服务热线。
几天前,大同路公交站牌附近的超市入口躺着个瘦弱老人,好几天吃不下饭了。害怕老人出意外,郑启拨打了110求助。
【细心的小鞋匠】
一双鞋擦几遍
夜幕降临,一位男士来擦鞋,小郑启又亮出招牌式微笑,先拿块旧毛巾擦鞋面,又拿一盒鞋油,对顾客说:“我给你上点好油,还是收一块钱!”男子说:“别把油擦到我袜子上!”
郑启说:“放心,擦到袜子上,我不收你钱!”
给皮鞋上完油,郑启又拿出一块沾着星星点点黑鞋油的旧毛巾,使劲儿擦鞋面,直到鞋面出现亮色,他又用黑海绵,在鞋面上擦了几下,说:“好了!”
夜里11点多,小郑启收起工具,回栖身的大同路地下通道口。那里有一条破烂的毛巾被和一件破旧的黑棉袄。
凉风吹来,郑启缩缩身子。他没上过学,爸爸教他学过不足100个汉字。他拿起小灵通,用了近半个小时,才写下一句:“叔叔,天凉,加衣服!”发给一位经常帮他的叔叔。
【坚强的小鞋匠】
擦鞋为给爸爸看病
记者和小郑启一起去他家——小司庄。
那个没围墙的小院,西边三间青砖瓦房没有房顶,仅剩一人多高的墙体,长满了青苔。四面墙中间放着没热气的煤火炉,炉上放着一口空锅。盆盆罐罐放一地,一个60来岁的男子坐在地上发呆。
“爸,我回来了!”小郑启大步跨到男子面前。
“你去哪了?我可担心!”
郑启的爸爸叫司东亮。他说,孩子11年前因病残疾。那一年,郑启的妈妈也不知去向了。
小郑启从裤兜里掏出3张团在一起的纸币给司东亮说:“爸,我想你,可我没挣到钱,没法回来。我只有两块五毛钱。”
司东亮接过钱,放在脚下的瓦片下面。司东亮说,儿子说自己在郑州卖报纸,活儿不累,让他别担心。
司东亮年轻时当老师,后来务农。他说,2002年6月,一场大雨冲塌了他家房子。
小北屋上已是大窟窿连着小窟窿,不遮风雨。床上放两把张开的广告伞和一床薄被。司东亮晚上就坐在伞下,脚踩板凳睡觉。
“我有关节炎,眼也不好,地种不成了。”
最近,因父亲身体不好,小郑启又回家了,他说,等父亲身体好一些再来郑州。
父亲和儿子的对白
父亲:伞虽然小,也能为这个贫困的家遮风挡雨,就像我的儿子一样
父亲:儿子才14岁,他每次出去打工,我都很担心
儿子:我想当警察,爸爸说我的腿不行,不能做做警察。不过我还是要做个好人,多帮助人
儿子:我要努力赚钱,给爸爸治病。天黑以后我再出来干活,不能给郑州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