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商家的新营销战略
有消费者到商场购物,适逢商场周年店庆,声称购物满200元者都有礼品赠送。这位消费者凑够了这个数目,于是得到了一张免费数码照相的礼品券。他乐滋滋地去商场的免费照相处照了若干张,当服务人员问他要洗多少张时,他看看数码相机里的自己,觉得哪张都不错,就说都洗了吧。可等到照片到手时,服务员却要收200多元。他问:不是说免费照相吗?对方答:照相是免费的,可没说洗出来也是免费的。
该消费者为之气结,他这才意识到:天下还是没有免费的午餐。
“南京到北京,买者没有卖者精。”这句民间俚语也告诉我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贪小便宜,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中了商家的圈套,不得不为自己吃下的“免费午餐”付出代价。
可是,换一种角度重新思考也许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这不,原先在人们印象中属于贬义的“免费午餐”再次成了商家的道具。不过,这次,享受“免费午餐”的是一部分主体,要为“免费午餐”埋单的又成了另一部分主体。
昨天,在郑州,八挂来网与中国移动安阳分公司、北京掌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网络物流媒婆”由此诞生。这就意味着,此后,只要用手机发条短信,或者用鼠标点击“八挂来网”,你就可以免费知道哪里有返程的空车想配货,哪里有等着运走的货物在找车。
真的是免费的吗?商报记者采访时,“八挂来网”的负责人称,无论是在网上为货物找物流车,或者车找货,刊登信息全部免费。
无独有偶,11月27日,《北京娱乐信报》已转型为地铁报,即日起开始在北京地铁内免费派发。此前,广州免费的地铁报也已诞生。
免费刊登信息,免费派发报纸,那么,网站和报社靠什么来维持生存呢?“八挂来网”称,将通过广告收入、增值服务(如手机短信包月)等赢利。而别的媒体也猜测,地铁报虽是免费发行,但完全可以通过广告收入补回来。
大胆推出“免费午餐”,看似网站和报社亏了,但随着网民和读者越来越多,信息的传播面越来越广,商家也会逐渐倾向于对网站和报社的广告投放。这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此时看来,“免费午餐”不失为一种新的营销战略。
佛家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商家要想获利更多,就得勇于把“免费午餐”送出去,如此,才能吸引另外的受众或者观者。而后者,或许正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把潜在客户吸引过来,进而变成真正的忠诚客户,这才是“免费午餐”真正的目的。
- 上一篇:简单营销八步法DIY外销企业转内销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