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布四季度消费黑榜 鞋帽类居首
12月28日,辽宁省消协公布了2007年第四季度消费投诉统计结果,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283件,解决116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1万元,其中消费者获得加倍赔偿金额5656元。位居投诉前三位的是百货类、家用电子电器类以及服务类。
服装鞋帽类投诉居首位
从投诉的性质来看,质量问题占79.66%,仍居于主导地位。其中服装鞋帽类占30%。在受理投诉案件中,服装鞋帽类投诉的质量问题大多集中在服装面料异味、起球、褪色、缩水、鞋子开裂、脱胶、脱皮、断底等。
案例:市民张女士,于今年10月底购买某品牌鞋子,穿不到一个月就出现脱胶和断帮现象,后与商家协商要求退换,但对方以“厂家有规定”为由只同意给予维修,不同意退换,张女士一气之下投诉至消协。经调解,厂家为消费者更换了鞋子。
商品房合同成为投诉难点
在商品房投诉中,问题主要集中在违反合同规定和不履行约定。商品房不按合同约定交付使用;不按规定办理房产证和土地证;商品房的公摊面积的争议;因房屋质量问题逾期不能入住;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房屋面积任意“缩水”。
案例:今年8月消费者李某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签订认购协议书且交纳了2万元定金。当时销售代表承诺开发公司9月初办好预售许可证,2007年年底交房。9月初,开发商通知消费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并交清首付款,消费者提出要看预售许可证,被告知仍在办理,开发商又把交房日期改成2008年8月30日。消费者认为开发商违约,要求退还定金,经消协与开发商多次沟通,最终退还消费者2万元定金。
部分领域现有规定滞后
在第四季度的投诉案例中,出现在一些领域现有的规定滞后的问题,如航空行李丢失赔付等。
另外,还有旧物的质量问题如何保障,既然已超过三包期,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其损失只能由消费者承担。
案例:阜新消费者董某乘飞机发生行李丢失事件,按现有《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规定的每公斤只赔偿50元的标准,与消费者行李内物品总值相差甚远,致使和解不成。
- 上一篇:浙江曝光35起企业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