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创新乏力 国产手机营销尚待突破
“你知道北斗手机网吗,他们销售如何?”
“听说某个电视台电视购物做得不错,有没有认识的人。我们比较保守,做的产品什么功能都有,但没有突出特点,橡果国际和七星购物等大电视购物商都不愿意合作。”
春节前后,记者接到数个这样的电话。让记者诧异的是,网上销售、电视购物这个新兴渠道已经流行两年了,很多手机厂家已经在这些新兴渠道尝到甜头,并将这些新兴渠道作为公司业务支撑渠道在使用。但对新兴渠道陌生的还是大有人在。
“红海”中也有“蓝海”,将资源重新组合更有效率也是一个“蓝海”。创新永远是少的,敢于尝试创新,并找到其中属于自己的位置才是关键。
回顾2007年国产手机各大品牌和各小品牌的兴衰,长虹、金立等新星的崛起正充分说明了这点。恒基伟业是第一个尝试电视购物的,并在当年一炮而红,CECT敢做第二,C1000手机卖到供不应求。
长虹、金立只是众多跟随者的其中两个,跟随者绝大部分都尝到了电视购物甜头。然而,电视购物也有价格战,手机产品在电视购物上的价格直落600元。全国媒体也集体炮轰电视广告的夸张宣传。
基于此,手机品牌参与电视购物的少了,但金立、长虹仍在坚持,手机电视购物价格仍然维持在千元以上。金立和长虹手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也承认,电视购物现在已经成为自己业务支撑渠道之一。
其实电视购物的例子只说明一个道理,渠道都在眼前,关键看如何用。用得好就是渠道创新,用不好就是失败。
但敢于尝试和改变才有发展的可能,而这种尝试和改变比拼的其实却是多方面的:包括产品创新、产品质量、品牌形象、运作能力等在内的一个企业的实力和张力。比如,很多手机厂家都请了明星、球员做手机代言,但真正让大众记住还是屈指可数的几个。
尝试创新也存在冲突的地方。比如,北斗手机网往往会透露其各手机品牌的批发价格,招纳下游经销商提货,而这一价格可能比某个品牌的省代拿到的价格还低,导致品牌内部价格战。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国美、苏宁、中域电讯、协亨、迪信通这些大买家与传统省代和国包之间。
“不同的产品组合可以化解这种矛盾。”国虹数码刘文权指出,不同产品组合可以衍生出渠道的创新,不同的渠道组合还是渠道创新,而不同产品和不同渠道的组合是千变万化的,只要找到自己盈利的基点,公司就成功了,产品销量和品牌影响力就上升了。
尝试还在继续,除了电视购物、北斗手机网外,淘宝网、广播购物等也成为手机销售一个补充。有些国产品牌甚至想到借海外设计团队来设计手机产品,虽然设计费用是国内的几十倍,但求的是耳目一新的效果。
- 上一篇:网络营销“拼”的是创意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