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营销管理 > 体育品牌奥运营销各自有招儿

体育品牌奥运营销各自有招儿

2008-03-19 14:18:10 来源:消费日报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北京奥运,使各品牌体育用品之间的争夺战,已从紧锣密鼓发展到“冲刺”阶段。这源于奥运孕育出庞大的体育市场。

    某专业体育战略策划机构的一份报告预测,2008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将达62亿美元,2009年将达72亿美元。在这块体育大蛋糕中,耐克2006年瓜分了16.7%%的份额,其 次为阿迪达斯,占15.6%%。而国内的李宁、安踏,分别以10.5%%、4%%名列第三、第四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也在发生着变化。美国一家专业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2007年,耐克市场占有率已上升到33%%,阿迪达斯紧随其后,达到28%%。数字不仅表明,仅这两大外资体育品牌就分食中国五成的体育市场,并昭示本土品牌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有多大。外资的盛宴?

    其实,为了抢夺中国市场,以耐克和阿迪达斯为代表的外资体育品牌可没少下功夫。

    从北京王府井的利生百货到西单商场,从崇光百货到安贞华联,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无论是大商场,还是繁华街面的专卖店,随处可以看到耐克、阿迪达斯的身影。

    据了解,目前,阿迪达斯在中国已拥有3000个销售点,并计划到2010年,销售点达5000个。其子公司锐步,在华也有550个销售点,并计划到2010年,拥有2200个。

    为了扩大自己在中国的领地,耐克公司也加快开店的步伐。该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奥运会日益临近,我们也在加强我们品牌的领导地位。中国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我们不久之后,就将在中国实现10亿美元的销售额。”

    通过不懈的努力,耐克和阿迪达斯的确从中国市场上得到丰厚的回报。虽然他们一直对自己的销售额守口如瓶,但仍有一家商务咨询公司透露,仅2005年,耐克公司在华营业额约6亿美元,阿迪达斯为3.85亿美元。在过去的2006和2007年,两家公司的营业额还在不断增加。尝到甜头的阿迪达斯已开始规划未来的前景——2010年营业额达13.6亿美元,似乎有赶超耐克之意。

    同时,两大外资品牌为加大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不约而同地开始采取“傍”明星、“铺”广告的战术。

    耐克签约了“中国飞人”——刘翔;阿迪达斯“傍”上“篮球巨人”姚明。为了抢占奥运先机,前者与中国21个运动队所在的体育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为这些协会的运动员提供优质装备、技术和资金服务,并长期支持田径、篮球等单项协会;后者则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

    “耐克、阿迪达斯不惜重金在中国市场进行品牌营销,足以表明外资体育品牌对国内市场有着充足的信心。可见,为了抢得奥运先机,外资品牌间激战正酣。”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本土品牌“曲线救市”

    当然,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绝不仅仅是外资的“聚宝盆”。

    与耐克拼资金,与阿迪达斯拼实力,显然不是本土品牌的最佳选择。那么,本土品牌应如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实,李宁、安踏等国内一线体育品牌已经开始“曲线营销”。

    就在耐克和阿迪达斯瞄准中国体育明星时,本土体育品牌李宁、安踏等,则把目光放在国外市场。李宁先后与NBA奥尼尔等明星签订赞助合同,推广其“飞甲”、“驭帅”、“SHAQ”几款篮球鞋。不仅如此,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西班牙男女篮球队以及苏丹国家田径队,将身着“李宁”亮相赛场。

    对此,李宁公司CEO张志勇表示:“与阿迪达斯和耐克比花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没关系,我们有的是主意,而且保证都是好主意……李宁公司很早就开始想办法,寻找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广品牌,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花小钱办大事。”

    不仅李宁的“曲线营销”开始显现作用,本土的其他品牌也在试水。据了解,鲜朝国家队将身着“鸿星尔克”参加北京奥运会,而安踏尝试在中东和南非销售其产品。

    对于李宁、鸿星尔克等的营销方式,有专家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本土品牌而言,采用‘曲线营销’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开与外资品牌针锋相对,同时,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但是,与李宁、安踏等国内知名体育品牌相比,国内还有许多体育用品企业,把握机会的能力,似乎显得有些太低了。”一位业内人士不无担忧地说,“如国内曾一度辉煌的某体育品牌,在经历阵痛之后,想东山再起,但该企业并没有真正研究其在创牌过程中的得与失,总是简单地高举“明星大旗”,高歌猛进,结果当然不理想。而目前国内还有许多企业总是用自己的短处与外资的长处相对抗。”

    不难发现,对于许多本土体育品牌来说,寻求加强差异化,争取更多突破口,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