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大选看品牌营销
2008-3-22日,是台湾省非常特殊的日子,是全球华人特别关注的日子,也是各国政要比较留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的选举日,就在这一天国民党候选人此次以765.87万绝对高票当选新一届领导人,大大领先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200多万票,从此台湾地区大选暂告一段落。现在大选虽已结束,但反观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的领导人大选跟品牌营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是选民用手中的选票来决定未来领导人,而品牌营销则是消费者用手中的钞票来决定品牌产品的销售前景,台湾大选采用的是完全市场化、民主化的操作,品牌营销也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完成品牌使命的,无论台湾大选还是品牌营销其中竞争都非常激烈,那么台湾大选对品牌营销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1.要有优秀的品牌营销团队
自从2007年2月马英九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马英九下大力气组织了超强阵容的选举团队,竞选副手——萧万长,学历是:“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美国乔治城大学领导人员演习研究会、美国艾森豪奖学金得主,资历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行政院长”、“经济部长”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是台湾的经济专家,两岸共同市场的倡导者,是马英九竞选的经济军师;竞选总干事詹春柏,有着丰富、成熟的辅选经验,是马英九前三次选举(两次台北市长,一次党主席)的总操盘手,并且前三次都能帮助马英九竞选成功;竞选首席军师金溥聪更是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竞选总部主委江丙坤曾主管台湾经贸事务,是推动台湾经济腾飞的重要人物之一,有国民党头号财经战将之称,发言人罗志强、苏俊斌等也是岛内政治名嘴媒体核心,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仅从这几位就可看出马英九竞选团队整体素质,马英九这次胜选首先得力于他的竞选团队。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品牌营销要成功,首先就要组建优秀的营销团队,营销团队组成人员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尤其象营销总监一定德才兼备,市场、企划、销售人员等也要业有专长。实际上品牌营销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营销团队的决策能力、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而要同时具备上述能力就一定要组建优秀的营销团队。象我们熟知的华润雪花啤酒,正是有中国啤酒第一人侯孝海(原华润雪花啤酒市场总监)领导的优秀营销团队,仅仅几年的时间,就赶超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一跃成为中国啤酒第一销量和品牌新秀。
2.要有准确的品牌定位
自2007年2月正式宣布参选台湾领导人以后,马英九就积极展开深耕基层的活动,他先在去年5月花了10天的时间,打着“青春铁马行”的旗号,骑着脚踏车跨越台湾南北675公里,途经台湾17个县市,64个乡镇。去年7月,马英九竞选团队进一步大规模展开中南部的“long stay”下乡长住计划,把台湾分成六大区块,以行政区域划为中彰投(台中、彰化和南投),云嘉南(云林、嘉义和南投)、高高屏(高雄县市和屏东)、桃竹苗(桃园、新竹和苗栗)、宜花东(宜兰、花莲和台东)、北北基(台北县市和基隆),让“不想整天在办公室想政策”的马英九在每个区块长住10天到20天,每县市停留3天到5天,这段时间从黎明破晓到夕阳西下,无论是下田插秧,拉牛耕田,挑洗鸭蛋、出海捕鱼,马英九与民众一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正是如此深入社会基层、贴近百姓生产生活,马英九才能在调查的基础上看清了社会的矛盾和百姓的需求,他明白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生活,最关注的是经济发展、反对腐败、两岸关系等,藉此准确的定位了竞选主轴,主打经济牌,打出“阿九向前行,台湾一定赢”的旗号,主张“开创新兴产业,振兴传统产业,创造十万个就业机会,以双航圈、双中心,结合亚太,布局全球”,提出两岸共同市场的构想。至于品牌营销,则要在品牌产品上市前甚至是产品研发时就要进行市场调研,调查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类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同品或竞品的整体情况、经销商的反映情况、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等,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然后进行品牌产品的市场细分,最后对品牌产品准确定位。尤其深入调查是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在营销中最为重要,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再说调查是件苦差事,很多人怕难怕累怕苦,没有深入营销一线调查,没有核实数据,因为调查不准确或不全面,也就无法准确定位,正是定位不准确而阻碍了品牌的营销。其实这点我们可以看一下,凡是销售好的品牌一定有准确的品牌定位,象农夫山泉矿泉水的“农夫山泉有点甜”,自然定位在“甜”上;蒙牛牛奶的好奶“来自大草原”则定位于产品的品质上,水井坊白酒的则以“高尚生活元素”定位奠定了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3.品牌营销的市场规划
马英九竞选的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面对的是整个台湾地区的选民,原则上要想竞选成功必须赢得台湾大部分区域的大部分选票。而在传统上以台北为中心的北台湾是国民党的阵地,选票主要投给马英九。而以高雄为中心的南台湾则是民进党的铁票仓,选票主要投给民进党竞选人谢长廷。而台湾中部基本上是游离选民居多,这些选民投票意向不很明确,也就是说既可能投给国民党的马英九也肯能投给民进党的谢长廷。面对这种票源状况,马英九团队决定采取“保住北台湾、开拓中台湾、争取南台湾”的区域规划,明晰的区域规划为马英九胜选奠定了基础。品牌的营销也是这样,也需要准确的市场规划,确定做哪些市场,先做哪些市场再做那些市场,哪个是市场是基本市场,哪个市场是重点市场,哪个市场是中心市场,哪个市场是辐射市场,等等做一清晰规划,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步步为营、节节胜利,使整个品牌营销有个良好的开端。
4.品牌营销的竞争策略
在台湾竞选中,民进党紧咬国民党党产、国民党的历史原罪、二二八、戒严幽灵……等等历史包袱,马英九都采取了躲在陈水扁的背后策略在因应,和民进党的诉求保持着些许的认同,又保有些许的差异,但绝不像过去的国民党般,站在陈水扁的正前方追对厮杀,这样让陈水扁手伸不到,也就打不到,谢长廷想打马也没有办法。针对民进党善于打口水战,因此对民进党主导的议题马英九不回应、不反驳,使得民进党无法抓到任何把柄,也就只能无可奈何。出奇制胜是马英九胜选又一重大策略,象“青春铁马型”、“long stay”的活动在当时看来有些另类,而正是这些出奇制胜的招法使竞选对手无章可循无法应对,帮马英九赢得的了选民的认可。在品牌营销上竞争策略尤其重要,能否象马英九一样制定出适合的竞争策略,这考验着营销人的智慧。针对消费者、竞争对手、经销商等的具体状况,对消费者是宣传品牌产品的价廉、功能、方便、实用、安全、健康还是其他?对竞争对手是采取进攻策略、防御策略、迂回策略、游击策略、拦截策略还是其他?对经销商是厚利诱惑、前景吸引、管理制服、博取感情还是其他?这些都需要营销人深思熟虑,权衡利弊,扬长避短,制定出一套适合品牌营销的策略。这里强调一点,品牌营销务必要学习马英九竞选的出奇制胜法则,一定要立足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打败竞品,只有创新才能保持品牌优势,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品牌营销的最终胜利。
5.品牌营销的整合传播
这次台湾竞选几乎运用了全部的传播手段,电视、电台、网络、报纸、杂志、造势大会、路牌广告、宣传车辆、模型广告、饰品广告、公关广告、事件广告等等,只要能想到能做到的宣传手段都用上了,无论国民党的马英九还是民进党的谢长廷在这点上都是尽其所能,正是这种铺天盖地的整合传播,才使候选人的政见向选民表达的淋漓尽致,也使候选人的形象深入选民心中。现实品牌营销中,企业在宣传上往往比较单一,多数要么选择电视广告,要么选择报纸广告,要么选择路牌广告,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这里边可能受企业财力的约束,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要做品牌营销,即使经济有困难也要想办法适当考虑广告的整合传播,做到几种传播手段的最佳组合,实现从高空到地面的立体化传播,争取花最少的钱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比如一些公关广告、事件广告等,只要时机选择得当做法适当,有时甚至不花钱或花钱很少,而传播效果极佳,建议品牌营销时要多加考虑。有时采用整合传播进行品牌营销,表面上看来是花钱多,但对品牌宣传效果来说是任何单一传播无法比拟的。从台湾选举可看出整合传播的重要性,虽然整合传播对我们来说是老课题,但在品牌营销如此激烈的今天更是新课题,我们一定要倍加重视!
6.品牌营销的危机管理
这次台湾大选,候选人马英九、谢长廷都成立了危机处理中心,全面处理竞选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足见危机处理在大选中的重要性。受益于危机处理的能力,马英九成功化解了绿卡风波、政治献金、夫人周美青偷书造谣、马英九父亲的暧昧关系等。而品牌营销中目前最缺的恐怕就是危机管理,企业往往只考虑怎么做品牌,却很少考虑危机发生可能给品牌带来的伤害,象雀巢转基因事件、高露洁致癌牙膏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龙口毒粉丝事件等,这些危机都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这些当属轻者,重者则会导致企业的倒闭,如前些年的三株口服液的致人死亡事件使三株集团轰然倒塌。因此品牌营销中一定注意危机应变的处理,对一些大型的品牌企业最好设立专门的危机处理机构,如公关部、宣传部等,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保障品牌营销的顺利成功!
7.品牌营销的资源整合
2008年台湾大选中,马英九可以说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争取了一切可以争取的资源,对亲民党、新党、无党派等大施善意,对深绿的李登辉也表示尊敬,在各地成立竞选指挥部、后援会,跟出租车协会、妇女联合会、教育界工会、工商协会等各类团体和协会亲密互动,藉此宣传竞选纲领赢得民心支持,凝聚资源整合资源,形成竞选的合力。竞选后期国民党把党务机构和竞选机构统一起来,全力为马英九辅选,极大地提高了竞选的质量和效率,正是最佳的资源整合为马英九竞选成功赢得先机。品牌营销中,人力、资金、物流、产品、技术等这些内在资源往往不能满足品牌的需要,品牌营销需要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来自哪里?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说过“资源98%靠整合”,所以资源只能靠整合,借市借势借时借事,取长补短,发挥优势,比如借助经销商的网络资源、经济资源、配送资源,借助“3.15”等节会的宣传资源,借助国家补助农村家电的政策资源,借助材料产地的原料资源,借助科研院校的科技资源等。只有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科学的整合,才能更好的为品牌营销提供充足的支持。
8.品牌营销只能有一个领导中心
马英九这次赢得大选,还受益于国民党只有一个领导中心,就是一切唯“马首是瞻”,一切以马英九赢得选举为中心,一切以马英九为中心,在这次选举中不要说国民党的普通党员,甚至连国民党的党务机构都调整了方向围绕马英九选举开展工作。过去国民党选举总是闹分裂搞内斗,多个中心多个派系各自为政,象2000年、2004年台湾大选国民党失败与此有重要关系,这次大选国民党吸取以前教训,尽释前嫌空前团结,建立围绕马英九选举的一个领导中心,因此赢得了大选的空前胜利。而看一下品牌营销,我们难免感慨,现在不少企业品牌尚未推出,内斗就已开始,争权夺利、拉帮结派、各自为政,总经理、营销总监、生产总监、技术总监、市场总监、物流总监、财务总监等互不配合、互不支持,甚至互相拆台,谁也在管谁也管不好,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区域经理、营销员等中低层人员更不明白该听谁的不该听谁的,只能应付,你说了听你的他说了听他的,或者干脆谁有权势谁有关系听谁的,到头来品牌营销胎死腹中!其实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建议企业招聘人才时严格把关,只选德才兼备有团队精神的人,董事长等企业最高决策者把各职位权、责、利明晰化,确立品牌营销的核心领导人,授权于品牌营销的核心领导人,只此一人对品牌营销负完全责任,实行分级领导体制,下级只对直属上级负责,不越级不跨部门参与管理,并且要建立起一套制度来保障各部门、各部门负责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一个中心是“忠”心耿耿,两个中心就是后“患”无穷,因此品牌营销中不管有多少分支机构,只能有一个营销领导中心,只能有一个营销领袖,所有品牌营销人员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围绕营销领袖的营销方针开展工作,并且品牌营销过程中必须思路统一、行动统一、口径统一,一切以品牌营销致胜为唯一出发点。
总之,这次台湾大选对品牌营销还有很多启发,在此不再一一详谈,仅仅略谈以上几点,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前辈指教!
(说明:文中所谈只为品牌营销而言,没有任何政治倾向)
- 上一篇:从恒源祥到奥克斯事件营销谈品牌塑造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

- CURRY 12 "WHAT THE BAY" 鸳鸯配色发布,致敬湾区传奇与全明星荣耀
- 耐克全新品牌宣传片《不争辩,只争胜》,致敬女性运动员和运动的力量
- 奥康情人节礼物已送达!
- On 昂跑推出 Cloudsurfer 家族革新之作 Cloudsurfer 2 训练型跑鞋
- 高蒂女鞋GAODI情人节特辑 | 以鞋为礼,步步生爱
- 诺贝达女鞋ROBERTA DI CAMERINO来点水钻高端局
- 公羊
- 迪欧摩尼
- 法洛蕾
- 斯米尔
- Charles&Keith
- 骆驼服饰
- 啄木鸟包包
- 康莉
- 金狐狸包包
- 老鞋匠
- 唯聚时代
- 德尼尔森
- 莱斯佩斯
- 花椒星球
- 红蜻蜓童鞋
- 意尔康
- 途漾潮鞋
- 康奈
- 四季熊童鞋
- 沙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