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临夏市回族鞋匠喇震洲
拳拳爱国心 悠悠拥军情———记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临夏市回族鞋匠喇震洲
他是一个在当地有名的鞋匠,做出的鞋不但式样好看而且穿着舒适。但比他的手艺更出名的,是他缝制的一双双“拥军鞋”,把人民同子弟兵的血肉情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用爱国拥军的模范行动,表达对伟大祖国和对人民军队矢志不渝的赤诚热爱,直到年逾古稀,依然生命不息,拥军如常。
他就是闻名全国的爱国拥军模范、临夏市回族鞋匠喇震洲。
喇震洲出生在临夏市八坊的一个回族家庭,祖辈五代都是鞋匠。1949年8月22日,喇震洲14岁时,迎来了王震将军率领的人民解放军,古城河州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令人难忘的是,因为父亲喇继贤曾帮助党的地下工作者做过事的缘故,解放军警卫连当晚就落脚在他家。战士们自带干粮面袋,自己动手生火做饭,不仅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而且时时处处尊重回族群众的生活习惯,让人倍感亲切。
这段往事,播撒下人民军队爱人民的鱼水情,也令鞋匠父子刻骨铭心,终生感怀。
抗美援朝期间,身为临夏手工业者联合会会长的喇继贤带头捐款,并发动手工业者为志愿军募捐。老鞋匠还用祖传手艺做了90双“老乡鞋”,用黄帆布缝了28个背包,绣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寄到了前方。
作为一名鞋匠的传人,喇震洲从父辈手中接过“传家宝”:锤头、钳子、月牙刀。凭借做鞋的好手艺,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喇震洲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同时也一脉相承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以“生命不息,拥军不止”为最大心愿,倾注毕生的爱心,去圆割舍不断的拥军梦。
1994年“五一”清晨,喇震洲从电视里收看到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根据国旗护卫队战士的身高,估算出大小5种鞋子的尺码,用拿手绝活和最好的材料,在短短4个多月时间里,夜以继日赶制出36双皮鞋,赶在国庆45周年之际,千里迢迢送到首都北京,送到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手中。
1996年国庆节,喇震洲的心早已飞向了北京天安门。因为在上一次慰问国旗护卫队时,他留意到战士们平时穿用的是塑料底绒布鞋,一来烧脚,二不透汗,三不隔潮,使他内心深感不安。于是,他又千针万线做了40双皮底防潮轻便鞋,二次进京慰问国旗护卫队战士。他还特意为病逝的国旗手、湖北籍战士陶维革的父母各做了一双绒布鞋。他以自己的行动,让国旗卫士们感受到天下父母对他们的深情厚爱。
1999年“七一”之际,喇震洲辗转5天5夜,把亲手缝制的40双皮凉鞋,亲自送到解放军驻港部队基地,喜庆香港回归两周年,深情慰问驻港部队国旗班的战士们。10月1日,他的身影又出现在首都北京。作为第三次自发自费慰问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尊贵客人和拥军模范代表,喇震洲不仅受到了武警北京总队天安门警卫仪仗队首长和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官兵的特殊礼遇,而且还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了举世瞩目的国庆50周年盛典和当晚举行的天安门广场焰火联欢晚会。
1999年至2001年,喇震洲带着一双双“拥军鞋”走进军营,先后慰问解放军驻澳部队和总政歌舞团。2003年“八一”前夕,他不顾年迈,背着20双棉皮鞋、100双棉鞋垫和家乡的土特产,长途跋涉2000多公里,赶到青藏高原深处的唐古拉山五道梁兵站,深情慰问解放军战士。2005年国庆节,他又再度进京第四次慰问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官兵,受到热烈欢迎。
一针一线心系乡亲,双双军鞋情牵军营。为感谢喇震洲和临夏各民族同胞爱国拥军的深情厚谊,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继为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和南沙守礁部队赠送国旗后,授予临夏市委、市政府一面国旗,并为喇震洲赠授了一面国旗卫士集体签名的国旗。解放军驻港部队、驻澳部队也给喇震洲写来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广大官兵纷纷表示,不负人民期望,作好国旗卫士,让五星红旗永远在祖国上空高高飘扬。
拳拳爱国心,悠悠拥军情。喇震洲爱国拥军的感人事迹,从太子山下、大夏河畔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传遍千里陇原,传诵绿色军营,在军队和老百姓中引起共鸣,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拥军鞋匠”。1997年以来,喇震洲连续两届当选为临夏市、临夏州政协委员。2003年3月,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他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12月,国家人事部、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他爱国拥军模范光荣称号。去年8月,由《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中国国防报》发起开展的“感谢人民———激励军营80年”十大爱国拥军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授予喇震洲“爱国拥军新闻人物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