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企业热衷“参奥”的背后
记者从瑞立集团销售总公司获得消息,最近,总计4.1万多套(件)的瑞立制动系统阀类产品,正分批安装在“宇通”、“亚星”、“金龙”、“黄海”、“青年”等2800多辆的北京奥运客车上。首批1100辆已于近日交付北京公交集团。
据了解,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搭上奥运快车。根据有关数据,目前我市至少有10多家民企参与奥运项目,分享“奥运商机”。
重视商机
更重视示范效应
在不少中标奥运会商业项目的温州企业眼里,分得奥运会蛋糕,盈利赚钱并不是第一要素,借奥会运的全民参与度和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获得产品的示范效应,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
“分到了蛋糕,还要用叉子去拿。”奥康集团品牌规划中心总监罗会榕形象比喻奥康争取到“唯一皮具赞助商”后,是如何主动拿起刀叉去分享奥运蛋糕的。他说,“获取赞助资格之后,很多企业忘了拿刀叉,往往忽视了后期的投入,最后吃不到真正的蛋糕。奥康将在奥运会期间,在资金的安排以及整体品牌推广上作出周密部署。”
为此,在斥巨资获取赞助资格后,奥康启动了“圆梦计划”大型主题活动,使得“唯一皮具赞助商”的信息能最终有效地传达给受众。据悉,目前已实现了6位奥运冠军的公益梦想,并成立两个爱心长期医治的爱心病房,两个体育公益的圆梦基金,直接参与体验圆梦活动的人员共达万人。由于奥运推广的得力,2007年度奥康保持在40%的快速增长,皮具销售量去年比前年翻了一番,中国品牌研究室的奥康美誉度提高8.63个百分点。
作为奥运电力项目采购中标企业,兴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虞文品表示,“赞助奥运给兴乐贴上了高品质的标签,直接反应在承接国内外大型工程项目时候,占据了更大的议价权,而兴乐一直紧紧瞄准高端电缆市场、努力攀登技术高峰的企业理念跟奥运精神‘异曲同工’。通过赞助奥运,让企业员工更加认同兴乐的企业文化,让消费者更认可品牌价值,其实是我们最看中的。”
借奥运传播品牌,温企更将其当成长远战略、系统工程。奥运过后,奥康还将继续保持与运动员亲密接触,通过赞助其他的体育赛事,吸引更多的奥运冠军积极参与爱心项目,延续奥运品牌的影响力。
“蛋糕”难啃
专家建议细掂量
当温企雄心勃勃地加入到奥运赞助阵营中,不少专家却泼了一下“冷水”:奥运蛋糕并非很容易吃,也要提防掉进陷阱。
“赞助奥运会既是馅饼,也存在陷阱。”温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一力提醒温州奥运会赞助企业,要打好成本和收益的“算盘”,勿盲目投入。
他举例说,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可口可乐公司花巨资成为奥运会第一赞助商,结果仅12%的观众认可他们的赞助商身份,有5%的观众甚至认为其竞争对手百事可乐为官方赞助商。
“事实上,赞助奥运会的企业有一半没有取得其预期的效果。”温州大学教授马津龙表示,投资奥运毕竟是高起点的项目,而赞助奥运的温州企业并非清一色的大企业,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有,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以要权衡成本和收益,协调近期与远期目标,把握好投资节奏,以期获得“奥运”品牌收益最大化。
张一力建议,企业做好策划,不仅要找到自身产品与奥运的最佳连接点,同时要注意在同行内找到区分点,避免掉进“为他人做嫁衣裳”的陷阱。随着奥运会开幕的日益逼近,针对奥运的各类广告宣传势头将愈演愈烈,无处不在的宣传攻略,容易导致消费者的视觉疲劳。企业应该重视如何防范品牌“迷失”,应该选择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有的放矢进行投放广告,使得品牌传播的成本收益最大化。
- 上一篇:韩企逃逸与瑞士思维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