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氨酯基地将形成 全球消费中心将转移
世界聚氨酯(PU)产业正朝着技术日臻完善、产品日新月异、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的方向发展,全球PU制造和消费中心正向中国转移。
上海PU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总工程师黄茂松说,当前,打造中国PU产业基地的机遇已经出现。由大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等共同组建的上海PU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在长三角尤其在上海建设PU产业基地的设想,在上海金山区国际化工城建设国内首个PU产业园区的条件已成熟。
2008年上海将形成59万吨/年MDI、32万吨/年TDI生产能力,分别占国内总产能的66%和60%。据悉,为充分发挥上海PU原料、科技优势,发挥长三角PU制造业发达的区域特点,上海金山区已决定筹建上海PU工业园区,通过几年努力,集聚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校各方力量,实施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战略,推动上中下游产业链联动,在园区内逐步建成若干个PU重点原料和产品生产基地,主要有非光气法制造异氰酸酯、PU轮胎、熔纺氨纶切片及纺丝、建筑节能PU材料硬泡、含氟PU材料、高性能PU弹性体材料、绿色泡沫PU材料和水基PU材料生产等重大项目,计划到2010年形成50亿~100亿元的经济规模。
黄茂松表示,上海PU工业园区的项目大部分是自主创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有的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不能老是跟在外国后面走,在某些方面要走在前列。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聚氨酯产业中,特别要强化集聚发展,希望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而国内企业更要抓住机遇,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确保企业在PU工业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上一篇:广东省皮革协会本月中旬来晋江考察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