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
从雨雪冰冻到汶川地震,不到4个月时间内,接连两次重大灾难,使中华民族在危机关口面临严峻的考验。
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史所罕见。5月12日8.0级的汶川地震,已造成65080人遇难、360058人受伤……破坏性之强,波及范围之大,创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
灾害,毁坏了我们美丽的家园;灾害,使我们经受着失去同胞的创伤;灾害,把一个又一个空前的困难推到了我们面前。然而,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是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这个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因为,我们有着党的坚强领导,有人民军队的冲锋在前,有改革开放积蓄的巨大物质和精神力量,有危急时刻迸发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每一次灾害来临,党和政府最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时刻牵挂的是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接连召开会议,部署抗震救灾。人们不会忘记,在抗震救灾最关键的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亲赴四川灾区,冒着余震来到一处处救灾现场,接着又奔赴浙江,实地考察救灾帐篷生产情况;温家宝总理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两次赶赴四川,来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德国《时代》周报指出,中国领导人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的表现引人注目,“所有中国人都站在了党的身边”。
正是有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总揽全局、沉着应对、靠前指挥,这场抗击汶川大地震的攻坚战才得以有力、有序、有效展开。到24日14时,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抗震救灾的资金已达151.11亿元……
灾难,考验着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抗灾行动,诠释着当代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灾难面前,党和政府把拯救每一个生命摆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为了托起生命的希望,无数共产党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让给了群众;为了托起生命的希望,中国军人吹响了向着灾区立体突击的冲锋号,十多万官兵与死神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
党心、军心、民心,心心相印。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面对两次重大灾难,我们的民族更加众志成城,我们的祖国更加万众一心。截至26日,国内外捐赠款物总计308.76亿元。仅是一场“爱的奉献”募捐活动,就募集捐款15.14亿元。在全国各地,为灾区献血的人竟然堵塞了交通。地震后的每一天,13亿颗心与汶川紧紧相连,灾区的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积蓄了克服重重困难的雄厚物质力量。早上还在浙江、上海等地生产的帐篷,当晚就支在了汶川。地震不到两个星期,向灾区调运的救灾帐篷已达44万多顶,兴建的简易房达到3万多间,各个灾区紧急转移安置的群众超过了1400万。改革开放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同样贯穿在抗震救灾的每一个环节。及时公开信息,充分报道灾情,邀请中外记者,接受国外援助……灾难面前,我们的措施更加务实,我们的行动更加高效,我们的心态更加开放。
灾难难以避免,但中华民族勇于面对灾难的勇气和精神赢得了世界的敬意。
当坚强的母亲临死前给怀里的孩子留下“宝贝,记住我爱你”这样的短信,当英雄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挡住倒下的水泥板护佑身下的学生,当深埋废墟100多个小时的幸存者被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志愿者用一双双血淋淋的大手托起,当成千上万的军人冒着生命危险突进一座座孤城、筑起一条条生命道路……全人类都看到了一座巍然耸立的高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不屈的脊梁,任何困难难不倒;这挺拔的脊梁,任何重压压不垮。这,就是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 上一篇:姚明已经能跑了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