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滚动快讯 > 慈善 “品牌之都”的精神品牌

慈善 “品牌之都”的精神品牌

2008-06-02 15:05:16 来源:晋江经济报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5月13日,晋江一企业员工为灾区捐款。

5月14日,晋江市委机关工作人员在为灾区捐款。

    地震无情,大爱无疆。晋江赈灾,各界同心。

  5·12地震后,晋江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起来,向灾区伸出援手:13日,晋江许多企业立即组织赈灾,捐款捐物;14日,晋江市委大院5分钟捐款4万元,8岁小朋友砸了储蓄罐把零花钱寄往灾区……机关大院、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到处都有自发捐款的队伍……

  日历翻到5月29日,截至这一天,晋江,举一个县级市之力,已为灾区捐赠款物16758.14万元,其中包括捐赠资金9712.198万元,捐赠物资折价7045.94万元。

  据统计,全市捐款捐物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26家,其中安踏、恒安、三六一度、柒牌、利郎、七匹狼、宏玮等7家企业捐款捐物达500万元以上。

  晋江捐款速度之快,善款数额之大,慈善热情之高,外人或许有些意外,可对晋江人来说,却是意料之中。

  因为在晋江,“慈善”作为一种传统,已然深入民间;“慈善”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得到晋江民营企业的认可;“慈善”更是一种精神,正渐渐成为“品牌之都”晋江的一个“精神品牌”。

晋江企业为灾区运送物资。

5月31日,晋江市慈善总会会长许连捷慰问本报川籍受灾员工,并送上慰问金。

    传统

  “乐善好施”传统,让晋江“举市皆慈善”

  5月20日,中午的阳光正烈,晋江陈埭一位87岁的老奶奶,在儿子搀扶下,在市区寻找捐款点。一路问巡警,这对母子终于来到了晋江市民政局,从口袋中掏出一大把零钱,数了数,共有1076.5元,全部捐给了灾区。老奶奶说,这些钱都是她卖鸡蛋攒起来的。

  在晋江梅岭街道双沟社区的捐款点,一位老大爷排在长长的捐款队伍后,从兜里摸出了两张折得小小、四四方方的100元。面对询问,他只告诉我们,他是“吃五保”的……

  5·12地震后,一片片令人感动的爱心在晋江大地上涌动,不管是晋江本地人,还是新晋江人,都自觉而踊跃地加入赈灾行列。

  在晋江新塘街道三顺公司组织的募捐活动中,19岁的湖北女工张小华一口气捐出了5000元。月薪1000多元的小华其实并不富裕,来自湖北鄂州一贫困家庭的她始终记得,是社会热心人的帮助才让她有了今天温馨踏实的生活。“现在该是我回报社会的时候了。”她朴实地说。

  头戴“爱心车”头盔,车前头装有“爱心箱”,车身上“人间真情 赈灾汶川”字样格外显眼———这是28岁的江西遂川小伙李头生与他的“爱心摩托车”。“我要把载客所有收入,捐给灾区。”他说,在他妻子遭遇分娩大出血生命垂危的时候,晋江市慈善总会、晋江市妇联和热心群众的捐款使他的家庭渡过难关。如今,他白天在陈埭鞋材厂上班,晚上骑着“爱心摩托车”载客。他说,他要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其他人,回馈社会。

  “这阵子,我每一天都被感动着。”晋江市民政局局长许乔良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的电话热得发烫,都是晋江的企业家、普通市民打来表示要捐款捐物的。

  其实,慈善,在晋江早已成为一种传统。

  晋江市慈善总会会长许连捷跟记者讲起这么一件事:

  晋江的慈善总会有一个“慈善安居工程”计划,是专门用来帮助残疾人建房子的。这项计划原订实施4年,每年要为晋江的残疾人建100套房子,过去的3年,已经按计划连续建了301套,可是到了今年,却只能建50套。

  “因为已经不需要建那么多套房子了,加上今年的这50套,晋江所有的残疾人都有房子住了。”许连捷高兴地说。

  晋江的慈善,就是这么一种持续不断、惠泽每一个人的慈善,是一种持续的、传统的慈善。

  早前,晋江人的爱,是一种“零星的爱”。村里哪一户揭不开锅了,乡亲们一人捎一把米过去;鳏寡老人无人赡养,邻居家的媳妇一日三餐做好了送过去;哪个村里的小伙子企业越办越红火了,他会为村里的老人添置点“玩头”。

  随着晋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慈善,开始汇聚为一股巨大的力量。

  晋江陈埭镇岸兜村的特困群众可以从安踏董事长丁和木捐款100万元成立的岸兜玉厚阿瑞慈善基金会得到救助;每月5日,晋江市灵源街道曾林社区的老人,都能按时从社区里的曾林慈善福利基金领到200元生活补助费,这个基金会由社区居民吴清楚和吴瑞林共同出资300万元设立……

  2002年12月18日,晋江市慈善总会成立了,晋江“慈善之风”更是有了规模。作为全国首个县级慈善民间机构,成立短短4个月,晋江慈善总会就募集到慈善资金7460万元,成立两年就已突破1亿元。资金的募集速度之快,令其他省市的慈善机构颇为惊叹。

  “乐善好施”的传统,让晋江“举市皆慈善”。

  2

  责任

  我们是“企业公民”,要担起社会责任

  在这次5·12地震赈灾中,晋江的企业捐款捐物,还派出车队将救灾物资送往灾区。在许多企业家眼中,这样的善举是很自然的。

  得知地震的消息时,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先生正在外地出差,他马上打电话回来,要求恒安集团为灾区捐赠1000万元(捐款500万元,物资500万元)。

  在接受采访时,兼任晋江市慈善总会会长的许连捷说,晋江目前执掌着巨大资产的一群企业家中,绝大多数人原本一无所有。可是在不长的时间里,却成就了创造财富的事业,这源于政府的呵护和扶持。作为社会运行的组织者,政府负起了它的责任,那么,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应该负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做好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责任。努力地打拼,效益好了,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这是相辅相成的一种关系,当你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对你企业认同,也是社会对你的回报。”许连捷说道。

  或许在创业初期,企业家们都艰辛于打拼个人事业,无暇顾及其他。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了,企业家们就更多地考虑回馈员工、回馈消费者、回馈社会各界,责任意识越来越强。

  “企业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因为大家明白,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发展壮大,靠的是政府、员工、消费者等的帮助和扶持,所以社会有需要,企业有责任尽一份力。”福建优兰发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柯吉熊说。

  在晋江市达胜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育妙看来,财富积累不能作为一个公司运营的最终目标,它应该有一个更好更高的升华。“企业赚的是社会的钱,当然也要回报社会。在灾难面前捐款捐物,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出于同情或爱心,更多是出于一种责任。”

  用福建著龙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著龙的话来说,这种责任正是出于“企业公民”的主体意识:“企业因为比个人有更大的实力和影响力,所以在爱心的传递中,自觉意识更强,也要担起更大的责任。与一般的市民比起来,我们是‘企业公民’。”因此,当得知本报要组织大型赈灾义卖活动后,蔡著龙当即表示将无偿赶制、提供几千件文化T恤衫。

  企业的善举也会得到回报。

  在地震中失去儿子的晋江公元食品有限公司青川籍员工乔军,辛苦十多年打工寄钱回家建的新房子也全部倒塌。公司得知后,在地震后的第二天便帮他和其他员工买了飞机票或者车票回家,并拨出2万元帮助乔军重建家园。对于员工从灾区接来的家属,公司、乡镇也妥善安排好学生的就读。“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晋江人民的温暖,让乔军感慨万分,他忍住家破子丧的悲痛,呼吁更多受灾的乡亲尽早投入到生产自救中去。

  3

  后盾

  晋江市委市政府的引导扶持是浇灌“慈善之花”的泉水

  晋江“举市皆慈善”的背后,是晋江市委、市政府这道强而有力的“后盾”。

  5·12地震之后,晋江市委、市政府第二天就决定向灾区捐款100万元。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更是作出指示:由陈健倩副书记、许宏程副市长负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募捐工作,召开紧急协调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密切关注灾区受灾情况,立即启动赈灾行动,并号召全市社会各界大力发扬晋江慈善互助精神,积极参与到地震灾害紧急救助当中来,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晋江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一呼百应。劲霸、安踏、七匹狼、乐登、盼盼等企业纷纷捐款捐物……

  晋江市的爱心快速汇集起来:

  四川地震募捐账号和赈灾服务热线在地震的第二天立即开通;劳动、工会等部门开始对受灾地区的来晋务工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并组织慰问安抚;成立应急队伍,确保着急返乡的务工人员可以及时拿到工资,并公布了欠薪举报电话;

  海陆空三管齐下:驻晋部队立即组织调配车辆,将救灾物资通过泉州火车站发往灾区;晋江市红十字会与厦航、邮政等单位协作,开辟“救灾物资运输绿色通道”,通过空运、邮运、货运等形式,以最快速度将救灾物资运往成都救灾中心;由本报和晋江市民政局、经济发展局、总商会、慈善总会、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晋江救灾物资万里行———情系灾区”赈灾活动,将满载20车灾区急需的救灾物资,火速赶往四川省绵阳市和德阳什邡市。

  “可以说晋江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杨益民曾表示,此次晋江“5·12赈灾大行动”能够如此有条不紊地、有力地推进,就是最好的证明。

  党委政府的引导,使慈善之风吹遍晋江大地。

  晋江市慈善总会所有行政经费都由晋江市政府拨付,包括慈善宣传、工作人员的工资、所有印刷品等的费用,全部都由政府来支付。“市政府这样做就是为了确保所有慈善基金都能专款专用,包括利息,每一分都用于受助者身上。”晋江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龚子猛说。

  除了扶持慈善总会的最大化发挥作用之外,晋江市政府还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增强社会的慈善意识。

  早在2003年,晋江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就将每年的12月18日定为“晋江慈善日”———这一天,万人空巷的慈善日踩街,各商场门口、大街小巷都是捐赠义卖的,不管多少,一分一厘总关情。从晋江市领导到普通市民,从企业家到海外侨胞,都真诚地为社会困难群体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实实在在的爱。

  为激励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慈善事业,晋江市政府决定对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根据不同标准分别授予“慈善大使”“慈善家”“慈善世家”等荣誉称号。2007年12月8日的晋江撤县设市十五周年庆典大会上,晋江市政府对包括许书典在内的59位对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热心人士,进行了隆重表彰。

  如果说,民营经济发达、企业家参与热情高为晋江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那么晋江市委、市政府的引导扶持则是浇灌晋江“慈善之花”的泉水。

  4

  品牌

  晋江慈善正逐渐释放出品牌效应

  慈善之花之所以能够开遍晋江大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晋江,慈善已经成为一种机制,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求助有门,也让所有有爱心的人,施爱有道。

  晋江市慈善总会曾引来全国各地各级慈善机构前来参观学习,源于其“民间化”“管理透明化”的特质。

  晋江市慈善总会副会长以上的成员,政府官员只占五分之一,民营企业家则占了五分之四,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组织”。

  慈善总会还在全市19个镇、街道全部成立了镇级慈善联络组,每个村还配备1~2名联络员。在民政部门提供的线索基础上,这些联络员还可以根据对本村的了解,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群体,提请慈善总会对其进行资助。广大会员都亲自介入参与了善款的分配,这让他们对做慈善充满了激情。

  每年,慈善总会还会邀请晋江市审计局专门负责对善款进行监督或专项审计,并在当地媒体上公布。完全透明公开的资金管理机制,让大伙做慈善做得放心。

  在金冠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一班熟练工人自愿加班,连续24小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为的就是赶制出最新鲜的巧克力和果冻捐往灾区;

  在晋江富隆洋伞有限公司,得知灾区亟须帐篷,在捐赠了8500把雨伞后,特意安排出一个生产线和50名员工临时“转行”赶制出300顶小帐篷。

  在福马成都公司,为了及早把满满两车的面包和蛋黄派送进运输暂时不畅的重灾区北川,职工曾勇军自告奋勇报名护送。起程前,他给自己只有七八岁的女儿留下一封遗书……

  从灾难刚发生时,组织员工捐款、发动消费者捐款、义卖筹款,到救援过程中的送食物、送帐篷、送衣物,再到灾区重建时的认养孤儿、投建希望小学……什么时候应该伸出援手,哪些人最需要帮助,要通过什么形式才能帮到“点”上,长久以来的“慈善文化”,每家晋江企业几乎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慈善机制”。

  “晋江企业的慈善机制是与他们的创牌运动同步进行的。当企业规模还小,企业不够规范,品牌知名度不够大的时候,做慈善自然也力度有限、方式有限。当他们的品牌逐步强大,他们的慈善机制也会逐步完善。”晋江市慈善总会会长许连捷说道。

  “5·12赈灾,是晋江慈善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翻开晋江的慈善史,有困难的晋江市民、在晋务工人员等自是不必说,1998年洪灾、印尼海啸、中国南部的大雪灾等国内外大小灾害现场,也频频出现晋江企业家慈善的身影。而翻开每一家企业的慈善史,更是长长的一张清单。”许连捷说,“‘慈善’正日益成为晋江这个‘品牌之都’在人文精神领域的又一个最亮闪光点。”

    福建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温崇海说,晋江的捐款捐物数量,作为一个县级市在全省是最高的,甚至超过一些省内地级市的捐赠数量。这并不偶然。晋江的经济条件比较好,群众非常热情参与赈灾活动,这个数字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群众参与的积极程度是相匹配的。

  “晋江的慈善工作在全省也是先行,对于灾区援助的力度比较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温崇海说。

  在四川重灾区之一理县,提到灾后重建、劳力输送的话题时,很多当地村民听到晋江企业的名字后,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在当地就业局局长马青松看来,这是有原因的:“晋江知名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向导,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待遇,善良豪爽的民风传统,这些对务工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来自远方、来自晋江的关心,让我们很欣慰。我了解晋江是‘品牌之都’,同时也是一座爱心之城。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会更快地把家园重新建设好。”理县县委书记蒋刚对本报前方记者说。

  政府机制保障、企业文化护航、全民积极参与……我们看到,在晋江,慈善的发展,就犹如许多名企“创牌”一般,正逐渐释放出品牌效应。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