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上市可赢得3亿人关注”
开栏语
新时代正孕育着资本市场的“泉州板块”,准确审时度势的企业,将在中国民营经济史上写下光辉篇章。即日起,在泉州市上市办的大力支持下,本刊开设“解读资本运作”栏目,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鼎力助阵,用专业的多方位视角和锐利的洞察,解析资本市场的当前与未来,帮助企业正确把握方向、驰骋改制上市路。
□早报记者翁耀雄
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发展总监巢克俭博士来访泉州时提出,企业上市除了可以满足融资的基本需求外,如果在境内上市,还可以赢得近3亿人的关注,迅速扩大品牌效应。
巢克俭说:“有不少人,瞬间成了富翁,是资本市场造就的。比如一家公司在上市之前,某位内部员工可能只投资了2万元,但上市之后这2万元可能就变成了200万元,甚至500万元。这就是资本市场的魅力所在。”
他表示,企业希望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融资的需求,资本市场最核心的功能就是筹资的功能,如果筹资功能失去了,资本市场就失去了核心价值。当然,对不少泉州企业而言,很多企业家都有个切身体会,那就是上市可以扩大企业的品牌效应。
“截至目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的账户数量大概有7200万个,深交所的数量也差不多。两个交易所加起来保守计算大概有1亿个实际投资者。如果每存在一个投资者,就代表其家庭平均3位成员在关注资本市场,那么,这就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已覆盖了国内近3亿人的群体,而这一群体也是中国最具购买力的人群。也就是说,今天无论这家公司涨停、跌停,还是被停牌,很多投资者都会去关注这家公司到底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被停牌,为什么会突然涨停、跌停等等。这将使公司的品牌效应在资本市场上迅速扩大。”巢克俭说,“之前,诺基亚、西门子等企业的全球高管和我们商谈准备在上证所上市,其主要目的不是融资,因为他们有全球广泛的融资平台,他们看重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能迅速扩大其品牌效应。”
巢克俭认为,上市还能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通过上市能迅速提高公司治理的质量,完善内部控制,进一步降低内控风险。尤其是对于民营企业比较多的福建而言,上市能使其从家族企业的管理迅速提升到现代企业的管理。越规范的企业,公司治理做得越好的企业,市场会给予越高的议价。这体现在融资方面,便是银行或者外资企业更愿意与上市公司合作。”他说。
据介绍,上市能让企业建立人才的市场化激励方式,无论是上市前的改制或者上市后的重组,甚至是股权分配等,都能使企业拥有更多渠道去留住人才,而这在资本市场已是显而易见之事。
“此外,上市还能让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捷径,比如可以使用大量创新的手段进行收购和兼并,尤其是对于市盈率比较高的境内资本市场而言,从6000多点跌到3000多点,但平均市盈率还有30多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拿自己的股份换取市盈率相对比较低的股份,对其而言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巢克俭说。
对于企业在境内主板市场上市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巢克俭介绍说,企业应是已改制设立或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开业3年以上,且最近3年连续盈利合计3000万元以上;3年净现金流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表无虚假记载;前一年末净资产比例不低于30%%,无形资产占净资产比例不高于20%%等。
巢克俭还提到了企业在境内主板市场上市的标准,如股票已经公开发行;总股本不少于5000万元;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不少于25%%,如股本超过4亿元,该比例可降低至10%%;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等。
- 上一篇:用跑步机穿双慢跑鞋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