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企业接踵而至 集群效应显现
“到广西投资项目很赚钱”。由于投资得当,仅用两年时间,世外桃源的台湾投资商就收回了桂林世外桃源项目的投资成本,赚到钱后,这位台商马上投资兴办桂林碧莲峰山水园景区、兴坪饭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自1984年广西第一家台资企业落地桂林以来,台商在桂林市的发展非常迅速,投资总量日益增加,桂林市成为台资“洼地”,台商涉足的行业包括电子、机械、农业、旅游、房地产、娱乐、医药保健、医药器械等。
继桂林之后,南宁、贵港、玉林、北海、梧州、柳州等市也随即成为台商投资的热土。
南宁市副市长刘长林介绍,台资企业从1988年开始进入南宁,到2008年5月,全市台商投资企业累计达206家,合同投资总额5.208亿美元,实际投资约3.17亿美元。特别是2007年,南宁市台资项目出现投资金额大、项目科技含量高的发展趋势,台商到南宁参观考察和投资亦呈现“五多”特点:高层人士来访多、大企业集团决策者来的多、有投资意向考察的多、投资的领域比上年多、投资项目的金额数量多。
刘长林说,仅2007年,南宁市就接待前来参观考察的台商台胞团组45个543人次。
2005年以来,南宁市已先后接待了新党主席郁慕明、前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章仁香、亲民党荣誉副主席钟荣吉、中国国民党中常委、中国台商发展协会理事长蒋孝严及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等近30位台湾政界、商界高层重要人士。
2007年9月,首家台资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一大电子制造商富士康科技集团决定在南宁投资30亿美元,在铝材深加工、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型材料等产业开展全面合作,重点在铝材深加工、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其中电子信息产业5年后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贵港、玉林也一直是台资青睐的“宝地”。2007年进驻贵港的广西贵宝鞋业有限公司落户仅3个月,公司的员工就增加到1200人。在台泥的影响下,2007年上半年,贵港就引进了3家台资企业,总投资超500万美元。随着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设立,台资抱团涌向玉林,至今试验区台资项目已超30个。
工业后起之秀百色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渠道加大对台招商力度,目前已有不少台资企业进驻。柳州、贺州、北海、钦州也成为东部台资产业转移的重点。
广西优势 洼地显现
伴随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及税务环保等七大新政,以制造业为主、长期盘踞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台商压力渐大,不少台商从东部搬离,它们中的一部分搬往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一部分则搬往越南、泰国等劳动力和土地更为便宜的国家。
自治区招商局副局长钟树林认为,机遇、区位、资源和成本优势是广西吸引台商的根本所在:其一,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将明确给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综合配套改革、重大项目布局、保税物流体系、金融改革、开放合作等五大方面的政策支持;其二,商务部将广西南宁、钦州市列入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台商可在广西享受到国家政策性贷款和贴息等一系列优惠待遇;其三,沿海地区近年来越发突出的缺电、缺水、缺料问题,在广西相对缓和;其四,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和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快速提升。
此外,广西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电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成本低。广西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大大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在土地价格方面,广西77个市(县)工业用地最低价格均在每亩10万元以下,95个县(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收费标准在每平方米20元以下,其中75个县(区)在每平方米10元以下,而东部地区普遍都在40元以上。在水电成本上,广西整体用电成本低于广东,工业用水价格只相当于广州、深圳的三分之二左右。在运输成本上,广西与广东毗邻,自身又拥有港口,比许多中西部省市有着更多的选择。
- 上一篇:莞企电费一年将增10亿元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