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奥运营销赌值了
8月6日,杨元庆接力第111棒火炬,杨元庆自己赋予了它三层含义:第一家成为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的中国企业,第一家赞助奥运火炬接力的中国企业,第一家为奥运会设计火炬的奥运合作伙伴。
然而,这三个“第一”不是轻易能够拿到的,联想集团为此付出了不菲代价。2001年1月11日,联想向当时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简称“奥申委”)捐赠了1200万元,这是联想成立以来的最大一笔捐款,实际上,也是奥申委成立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捐款。
2004年3月26日,联想如愿以偿成为国际奥委会第一家来自中国的TOP赞助商,据称当时的赞助费高达6500万美元,而杨元庆对此不置可否,不仅如此,还包括奥运火炬接力赞助商资格的费用以及后续2至4倍的奥运营销费用支持。
这对于当时资产仅30亿美元的联想来说,的确称得上是一场豪赌。更何况联想还只是一家在中国运营的本土公司。
“联想很早就希望做一家国际化公司,我们也很希望借助奥运这个平台来发展。我们认为这是中国的机会,更是中国企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还是毅然决然地就签了这个约。”杨元庆说。
奥运对联想的最大价值在于,其对联想全球品牌建立的战略意义。
“不是所有的赞助都是公益事业,企业也必须要讲究一些实际。”杨元庆说,“作为一个赞助商,我们要了解我们的权益是什么?不但应该充分把自己的权益用到位,用尽,还要去充分做设计、策划。”
中国是联想的大本营,这里的运营效率最高、利润率最高,更是联想制胜法宝——双业务运营模式的发源地,凭借着在中国主办奥运会的主场优势,可以把联想在中国的成功经验淋漓尽致地传递到海外去。
7月9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08年全球500强排行榜,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最大的亮点无疑是联想以167.8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499位,4年时间,联想扩大5倍,而这4年正是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的4年。
“获此殊荣,奥运营销功不可没。”杨元庆说。不过,联想并没有打算将此缘分延续下去。
2007年12月4日,联想对外宣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不再续约奥运TOP赞助计划。联想跟国际奥委会的协议是到2008年年底。
“联想对都灵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赞助计划已经获得了预期的回报,它帮助联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品牌。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相信在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结束时,我们的赞助将达到既定目标。”杨元庆说。
主场作战的联想非常自信,杨元庆提前为联想的奥运营销盖棺论定,“联想赌对了!值!”
- 上一篇:体育营销让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