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皮革“环保账”激发治污动力
记者在东昌府区华盛皮革有限公司看到,皮革车间产生的酱紫色污水经过氧化沉淀、曝气氧化等十几道工序处理后,变成了无色无味的清水。
“这种水不仅能用于再生产,还可以直接喝。”公司总经理马玉华介绍。见记者怀疑,马玉华拿起杯子,接了一杯处理过的水喝起来,“这可是济南驻厂的技术人员带头喝的,他们说完全达到了饮用标准。技术员要不喝,咱还真不敢喝。”
东昌府区联合省水处理设计研究院,投资1000多万元,和华盛皮革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制革中水回收零排放”项目。该项目建成后于去年10月底正式运行,实现了企业污水零排放。马玉华介绍:“算算‘环保账’,治污真给企业带来不少收益。把污水转化为中水重新利用,每年可节约用水1万立方米,节电2万度,节气50吨,回收化学原料20吨,实现经济效益45万元。治污已成我们的自觉行动,有了治污设施,让我们停我们都不停!”
“有的企业上马治污设施后,为什么偷偷停止运转?那是因为治污就是‘烧钱’,企业没有受益。让企业从治污中受益,企业就会有治污的动力,这不失为一种最经济实用的治污策略。”东昌府区区委书记李小平说。基于这一认识,东昌府区引导企业算好“环保账”,从治污中赚钱。
嘉隆管业公司曾打算购买单段式煤气发生炉,区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上门算了一笔“环保账”:购买双段式煤气发生炉,虽然比单段式煤气发生炉多投入100万元,但双段式炉产出的煤气热值高,加工一吨钢材比单段式煤气发生炉节省30元,仅此一项每年就能节约300万元;同时采用电捕焦技术,从煤气中回收煤焦油,每年可实现效益260多万元,并可实现废气零排放。企业听取了环保部门的建议,购买了双段式煤气发生炉,运行一年,仅焦油一项就收回了购买安装成本。
目前,东昌府区重点排污企业都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污水经处理后回收利用或者达标排放。
- 上一篇:拜耳聚碳酸酯创新基地彰显色彩技术实力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