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缺席全球百强
某国际知名的杂誌和传播机构共同发布的「2008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中国品牌无一上榜,而在一项美国民意的调查中,美国民眾竟将三星、丰田误认為中国品牌。业内人士认為,这是中国品牌长期积弱的突出表现,品牌将成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面临的致命「短板」。
由美国《商业周刊》杂誌与国际品牌集团合作的「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从2006年连续发布3年来,中国品牌在这份全球百强品牌名单中始终难觅芳踪。「2008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显示,可口可乐公司以666.6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居榜首,除美国企业外,日、德、法等各国企业均有企业上榜。
知名广告传播学者、厦门大学陈陪爱教授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有170万个品牌,其中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名牌,却在全球品牌百强中没有一席之地,让人有点遗憾。
蓝海国际传播促进会公布的美国民意调查中问及:美国人知道的中国品牌有哪些。结果显示,42%的人想不到任何中国牌子,大部分被提到的品牌不是中国品牌。三星、丰田、尼桑等竟被不少的受访者误认為是中国品牌。
而在两个月前,由美国《财富》杂誌评选的2008年度「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35家中国大企业赫然入围,其中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石油3家位列百强,分别是第16位、24位和25位。
中国不缺世界百强企业,為何没有世界百强品牌?陈陪爱分析,原因之一是世界百强企业与百强品牌的评估标準不同。世界百强企业评估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年销售额,中国石化以1592.6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成為在世界500强中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在亚洲仅次於日本丰田公司。而「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评估指标是「品牌价值」,在「2008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最低进入门槛為33.38亿美元,中国还无一品牌能够取得「门票」。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品牌的弱势与中国竞争力的逐步增强不能成正比。从中国竞争力发展来看,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升至世界第4位,贸易总量升至第2位,彩电、洗衣机、冰箱、服装鞋帽等多达百餘类的產品居世界產量第1位。陈陪爱称,中国品牌弱势如长期延续,将成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致命「短板」。
福建省晋江市素有「中国品牌之都」的美誉,同时晋江也是中国最大的製鞋基地之一,每年中国製造的70亿双鞋子中有10亿双来自那裡,佔世界鞋业总產量的10%以上。晋江一大型製鞋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晋江鞋与美国耐克鞋的製造成本只差几美分,但两者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却相差10倍,甚至更大。……
- 上一篇:要么转型,要么破产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