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鞋革业:“三剂补药”过“严冬”
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国外市场萎缩、结构性矛盾突出、要素制约更加严峻……在中小企业众多,素以“狼群经济”著称的温岭,最近的经济形势实在让企业家们皱紧了眉头。相对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相对较弱。如何度过“严冬”,成了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一道共同的课题。
头汤药:政策扶持给企业固本强基
今年8月底,温岭市工业经济局集中办理了浙江大福泵业有限公司等11个厂房改翻建“零地”技改项目的审批。至此,温岭的“零地”技改项目增至190个。
按照年初出台的《鼓励工业企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温岭实施的“零地”技改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压缩绿地面积和辅助设施用地面积等方式,扩大生产性用房,提高建筑容积率和投资强度。政府为企业开通了“零地”技改审批“绿色通道”,开展“零地”技改的企业可以享受到相关配套费、土地价款减免、优先安排相关的财政扶持资金等诸多优惠政策。
据了解,今年1-9月份,温岭的“零地”技改完成厂房加层和扩建投入2.52亿元,增长77.5%,增加了近50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节约用地600多亩。
“零地”技改这项支持企业集约用地的政策,让深受土地制约的温岭企业松了一口气。之后,该市对企业资金、科技创新、扶持产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
“今年我市增加了12亿多的信贷数额,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小企业的贷款。”人民银行温岭支行信贷调统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当地金融机构一方面正在加强对信贷调控政策引导,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引导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完善财政资金和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功能。
一项名为“三百企业竞赛”历经3年,成效在“严冬”之下愈见显著。“三百企业竞赛”包括百强企业竞赛、百家成长型企业竞赛、百家小企业竞赛。当地政府对排名前百名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扶持,采取一年一评的动态管理方式,对每年排名靠前的企业给予物质奖励。
到去年年底,温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增加12家,利税总额超1000万元企业增加了6家。
第二剂药:节能降耗助企业活血散瘀
“今年年底,公司将继续表彰那些为节能降耗作出贡献的员工。”日前,位于温岭经济开发区的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一位相关部门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年,爱仕达公司在节能降耗上受益不少。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及全员为降耗出谋划策等活动,去年爱仕达公司节能降耗实现的效益高达5085万元,为此该公司对节能降耗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颁发了共计43万元的巨额奖金。
面对出口退税率降低、人民币升值等多种不利因素,温岭的企业制订了各式各样的节能降耗办法。台州宝利特鞋业有限公司通过一整套内部管理办法,牢牢控制住企业生产成本。宝利特公司财务总监金德华告诉记者:“降低成本就是获得利润,确保了企业能够在制造业微利时代生存下来。”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则依靠来料加工,直接从国外免税购进原材料,以此降低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努力帮助企业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今年5月份,来自温岭各重点企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230名能源管理员参与了一次“集训”,内容包括企业能源监察、计量和统计。这些能源管理员通过编制公司节能降耗规划,开展节能降耗改造等工作,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今年1-8月份,温岭58家重点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081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04%。这是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三剂药:科技创新让企业益气强身
台州谊聚机电有限公司日前研发了一款太阳能水泵产品。产品出来了,如何把产品成本降下来,如何储藏太阳能,却成了个问题。当地科技局得知这个消息后,带来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对小小的水泵进行会诊。“产品进行工艺改造后,控制器、电机效率将有所提高。”企业负责该项产品设计的工作人员说。
记者从温岭市科技局了解到,作为温岭的支柱产业之一,泵与电机产业正逐渐摆脱原来简单模仿、低端加工的生产方式,科技创新的含量逐渐提高。浙江利欧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大学协作开发的高效离心泵,整泵效率比同型号整机效率提高4%~5%。浙江飞旋泵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立式多级水泵,效率提高3%,这些技术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带动了整个泵业的提升。
对温岭的另一个传统行业鞋业来说,创新更是成了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良药。据温岭市鞋革业商会会长潘克诚介绍。尽管目前鞋业形势不是很好,但是倒下的只是一些产品单一、低附加值的小作坊,大多数鞋业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开发出了新产品,顽强地挺了过来。浙江台州喜得宝鞋业有限公司从贴牌生产销售逐步转向名牌产品销售,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从而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今年公司出口同比增长60%以上。潘克诚说:“相信依靠企业自身技术创新以及政府的帮助,温岭鞋业能很快从低谷走出来。“
科技重大支持项目制度是温岭市政府给企业开出的另一剂“补药”。企业的科技项目在通过一系列审核程序后,可以获得为期两年的无息借款作为支持经费。资金支持额为50万元至100万元,特别重大的高新科技项目,可给予300万元至500万元的支持。借款到期归还后,视项目完成情况,企业还能获得一定的资金奖励。这一举措,让不少手头有好项目,但是苦于资金限制的中小企业受益。
- 上一篇:“拖鞋“下岗”鞋套“上岗”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