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皮革制鞋等民营企业必将率先走出困境
全封闭的数控机床,流水线上的机械手,电脑控制的立体仓储……正泰集团现代化的厂房里,从产品展示厅到生产车间,再到物流自动化系统,处处显得整洁、精确、快节奏、高效率。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我们今年出口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1至10月出口额同比增幅超过125%。传统低压电器有点受影响,太阳能光伏电池是我们利润主要增长点,现在我们正在搞第二代产品,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我们是聚精会神创品牌,一心一意做电气。”
全球的金融海啸,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同样影响着温州。温州传统产业的服装、鞋帽、眼镜、打火机等等,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然而,温州人早已习惯了在困境中突破,在逆境中崛起。面临当前的局势,“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又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温州市委书记邵占维对记者说:“当前温州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根据发展形势、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的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切实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构建温州大都市区,加强‘三农’改革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把温州打造成为区域性重要城市,实现温州经济社会再腾飞。”
记者对一些遇到困难的温州民营企业格外关注,邵占维充满信心地说:“温州民营企业要率先走出困境!”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温州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温州的商业文明有着深厚的基础。改革开放30年,温州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创造发展了生机勃勃的温州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历经30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温州最大的特色和城市的品牌,成为推进温州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最基本的力量。全市现有民营企业14万多家,其中企业集团180多家,民营企业的数量、工业产值、上交税收、外贸出口、从业人员,分别占到全市99.5%、95.5%、80%、90%、93%。温州已经成为“中国电器之都”等35个国家级生产基地,拥有118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
外界曾风传温州很多企业倒闭,其实并非如此。
今年9月底,温州市经贸委对全市36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的18775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停工、半停工企业数达1461家,占调查企业数的7.8%;倒闭企业304家,占1.6%。停工、半停工和倒闭(含外迁)企业合计达1765家,占9.4%。主要集中在制革、制鞋、服装、眼镜、五金等行业,主要在于受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出口不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一德说:“这场危机也给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带来了一些难得的机遇,它对国内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纯加工型或初级生产企业冲击较大,这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会迫使企业转型升级。温州要利用这个机会,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我们不怕在竞争中淘汰一批企业,关键是留下来的企业通过转型,发展质量更高、成长势头更好,这才是我们的方向。总之,在这样一种困难与希望并存的发展环境中,我们要趋利避害,苦练内功,为新一轮的发展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
温州全市开展了“政企联动,攻坚克难”企业服务年活动,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暨工业转型升级大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定信心,突破制约,为企业营造新的发展环境。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着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走出一条具有温州特点的工业经济发展路子。
温州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在工业发展中推进“七个创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创新,增强产业竞争能力;加快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市场创新,增强市场拓展能力;加快推进发展模式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发展平台创新,增强要素支撑能力;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
记者在各个部门采访,翻阅许多材料,从温州市领导到各部门负责人,从市级机关到各有关单位,从企业老总到员工,都有清醒的认识,切实的举措,快捷的行动。当然,还有深刻的思想,独特的眼光,精辟的见解。
温州人具有敢于创业创新的优质品质,铸就了“温州精神”。温州人和温州精神推动了温州发展。温州人与温州精神的完美结合,培育了温州的企业家。温州是一个生产和培育企业家的地方。庞大的企业家队伍,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是温州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温州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多年发展形成的,千万不要认为它是转型升级的“包袱”,而要把它作为继续前进的基础和起点。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换代,使之焕发新的生机。
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联度较高的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着力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
要通过运用新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提高市场拓展效果。依托温州人营销网络,发展虚拟生产和虚拟经营。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商务交流网络化,优化企业供应链和价值链,降低商务成本,增强企业营销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建立产销机构,开设并收购营销窗口,打开更大的国际市场通道。
沿海产业带是温州新一轮创业创新的主战场,也是温州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要集中力量做好高起点的规划工作、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高强度的产业发展工作、高水平的园区管理工作。尤其要重视集成各类要素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吸引大批高端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型企业进入,以高水平的增量投入来激活和带动存量优化调整,使沿海产业带真正成为开放型、科技型、生态型先进制造业基地。
- 上一篇:五金鞋扣:强练内功 拓展市场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