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匹克进军NBA 加速国际化进程
12月17日,匹克集团总经理许志华从北京登上了去美国的航班,他此行的目的是再签下一位NBA球星作为匹克的代言人。尽管航班的目的地美国已经是哀鸿遍野。
进军NBA
“我们基本上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反,我们还加快了发展的步伐。”许志华的父亲、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告诉记者。
上世纪80年代初,泉州胶鞋厂生意很红火,受此启发,涉足了不同行业的许景南开始把目光投入到鞋业上,瞄上了当时耐克在泉州的鞋厂。可等双方有了意向,许景南筹资把厂房建好后,耐克在泉州的厂却搬走了。许景南决定自己做鞋,以一批原来耐克厂的人员为基础,匹克诞生。
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许景南对于危机的认识比别人更为深刻。许景南记忆深刻的有这样一件事,和NBA的合作签字需要去美国,匹克公司一行人去广州的美国领事馆办理签证。“我说我们赞助了NBA,使馆的人说NBA还要你们赞助?我拿出照片给他们看,他们还是不相信。”许景南被拒签了。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匹克成为世界级的品牌。
2005年12月,匹克耗资400万美元与姚明所效力的休斯敦火箭队签约两年,成为第一个闯入NBA赛场的中国运动品牌。2007年匹克成为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随后签下了美国国家男篮球星肖恩·巴蒂尔,成为第一个签约“梦七”队现役球员的中国运动品牌。巴蒂尔将会在NBA的比赛中穿上匹克运动鞋。2008年,匹克又成为NBA篮球大篷车的官方合作伙伴——这是NBA顶尖的巡回互动球迷活动。
NBA良好的品牌美誉度极大地提升了专注于做篮球装备的匹克品牌,这让匹克有了飞速发展的契机。
10亿人的后盾
和其他运动品牌赞助国外的赛事和运动员是为了反哺国内市场不一样的是,匹克是实实在在想拓展国际市场。“像中东、非洲都是我们重点拓展的市场。”许景南说。现在匹克已基本完成亚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主要国家市场的网络铺设。在去年底,匹克召开了一场具有行业历史意义的订货会——“匹克全球2008秋冬新品发布会暨订货会”。之所以命名为“全球”,按照许志华的说法是“大大增强国内外经销商的信心”。本次订货会除以往国内代理商和经销商赴会外,还有来自亚洲、欧洲、大洋州和美洲的十几个主要国家的40多位经销商到场。
这时的匹克已经是NBA、W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是雄鹿队、火箭队官方赞助商。同时也是伊拉克奥委会、塞浦路斯奥委会的合作伙伴,此外,匹克还赞助了伊拉克国足、澳大利亚篮球队,赞助了斯坦科维奇杯和欧洲篮球全明星赛。
中国市场巨大的消费能力不仅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还使得中国消费品生产企业可以高枕无忧。和国际战略上靠打品牌出击相比,匹克的国内战略更为细致,也更为精准。匹克在国内各大中城市拥有3000多个专卖店,已经建立起成熟的产销结合的品牌运营体系。“现在二三线城市是我们主要努力的方向。”许景南说。相对于一线城市里几大国际运动巨头的强势,二三线城市则充满了机会。对于匹克这样的成长型品牌来说,占领二三线城市则等于拥有了未来。
不过这不等于他们放弃大城市。“我计算过,打进上海需要5000万,进北京至少需要1个亿。”许景南已经把衣服的研发基地放在了广州,鞋的研发基地放在了北京。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下一步,他还打算把行政总部从泉州迁到厦门。只有这样才能对高端人才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因为,所有一切的基础,都要和匹克的产品品质相关。
匹克一方面积极招兵买马,一方面积极谋求香港上市。2008年,匹克的销售总额达18个亿,2009年的目标是30个亿。资本高手沈南鹏看好这家中国本土的运动品牌,他的红杉资本占据了匹克7.8%的股权。而许景南家族的股份高达60%,这还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
- 上一篇:移师荆门:李宁轻资产行军
- 下一篇:NBA 上脚合集!洛城野火肆虐,比赛无限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