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和收购 晋江老板的下一课题
晋江老板们认真听课做笔记。
2月的厦门,气温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暖和,似乎是为了提醒人们,现在的经济依然处在低谷。
在这几日的厦门大学保欣丽英楼202教室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从这里面不时传出的阵阵喝彩声和掌声,引得不少路过的学子驻足观看。在这里上课的是一群特殊的学员———来自晋江规模企业的数十名老总、高管与部分经济部门官员,由他们组成的厦门大学企业资本运营总裁(晋江)班正在这里开展第二模块的课程。而在第二模块的课程里面,企业的兼并与收购这一课程成为重点,课程教授时间占据了第二模块课程时间的一半。
经济危机当中,如何才能在不加大固定资产投入的情况下扩充产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面对这个问题,不少企业主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同行业之间的并购。事实上,在晋江,已经有企业开始行动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兼并其他企业。似乎在一夜之间,兼并与收购成为晋江企业的又一热门“点击词”。
一向以我为主专心做好自己企业的晋江老板们,也已将目光放得更宽更远,兼并与收购,已经成为晋江老板的下一课题。
专家:兼并和收购将成趋势
此次为总裁班学员讲授企业兼并和收购相关知识的是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屈文洲。在他看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在未来两三年内,兼并与收购将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
“从国外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行业发展到最终阶段,必定是一个寡头竞争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数量是有限的。中国的市场必定也会走向这种局面。在这个进程当中,肯定会淘汰一大批企业。对企业来说,要想不被淘汰,就只有在这个局面来临之前不断发展壮大。”屈文洲谈道。
屈文洲说,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主要有两种方式,既可以通过内部增长战略获得,也可以通过外部增长战略获得。“内部增长是指企业通过加大投入、升级技术等从企业内部处罚的手段获得增长。这种方式虽然同样有机会得到很高的收益,但是可能会耗费比较长的时间,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一些目前企业尚不具备的技能。而外部增长则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并购、兼并的手段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充。”
屈文洲认为,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前提下,企业想存活下去,必须实现快速增长。“现在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谁能够提前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势必存活的机会会更大。因此,对企业来说,通过外部增长战略,即兼并和收购实现快速增长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政府:将出台扶持政策
事实上,为了鼓励和引导企业实现规范的兼并和收购,晋江市政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在今年的晋江市千人企业大会上,晋江市政府将有可能公布相关政策。
“政策的内容将涉及对兼并过程中产生的额外费用通过奖励的方式退还企业等内容。目前有关的政策我们已经提交晋江市政府进行审阅,预计会在今年的千人企业大会上与晋江企业家‘见面’。”晋江市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表示,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实现鼓励市内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承担债务、购买吸收股份等控股方式对市内中小企业进行并购重组,优化配置区域产业资源的作用。
企业:学着接受兼并与收购
事实上,兼并与收购对于晋江市的企业来说并不陌生。
2008年9月16日,在香港上市的恒安国际发布公告宣布,斥资2.6亿港元收购同为晋江企业的亲亲食品集团51%股权;同年11月份,从晋江装备制造业龙头三力机车传出重磅消息:该公司正着手收购重庆一家老牌国营机械厂,以此来向上游产业链延伸扩张,并依托重庆这个国内重要机械制造基地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提升三力机车整体实力……晋江企业的兼并收购之风首先从大企业开始。
虽然对于兼并和收购行为并不陌生,但是晋江企业的老板们是否就乐于接受这一工具呢?
“按照我的理解,并购更多的是企业已经发展到了比较大的规模之后才进行的一项战略布局。对我们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当前更多的可能还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企业内部的经营发展以及融资上面。”在晋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柯金看来,自己的企业离通过兼并和收购的方式实现快速扩张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然而,也有企业抱着不同的看法。就在不久前,晋江市升泰纺织有限公司便实现了与另一家关联纺织企业的合并,共同组成一家新公司。升泰纺织总经理许金升告诉记者,之所以会选择这种合并的形式,一方面是为了压缩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抢占市场,实现“1+1>2”的目标。
无论是否接受这种形式,晋江的老板们不可否认的是:兼并和并购的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