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老人坚持缝制鞋垫给部队 28年送三万双
2月25日,76岁的马秀英老人躺在哈密市老年康复中心的病床上,她的神志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当天14时30分左右,她双手颤微微地将20双鞋垫交给了哈密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哈密市老年康复中心主任韩学珍的手里。老人家嘴里断断续续地说:“看来以后……再也不能给尕娃们……做这些活了,这些就给……尕娃们留个念想吧……”
马秀英老人所说的尕娃指的是驻哈密市的部队官兵。
在过去的28年里,马秀英先后为部队官兵送去了亲自缝制的3万多双鞋垫。然而,3年前,老人因肝癌住进了哈密市老年康复中心,之后再也没有出去。老人用她数十年如一日的行为,感动着周围的人,也感动了哈密市政府。
病重时不忘做鞋垫
“直到春节前,马秀英老人还在给部队的官兵做鞋垫呢,可那个时候,她的病已经很重了。”韩学珍说。
2006年6月,韩学珍到社区查看低保户患者时,发现马秀英老人的脸色很苍白。经过检查,韩学珍发现老人肝部有恶性肿瘤。之后,韩学珍及居委会工作人员,以老人患了胆囊炎需要住院治疗为由,哄着老人住进了哈密市红十字会医院。
接受治疗初期,不知内情的马秀英得知自己一时半会儿出不了院,便将自己做鞋垫的缝纫机也搬进了医院.她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做鞋垫。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新老补退时,马秀英仍不望看望部队官兵,将自己亲手缝制的鞋垫送给他们。
自去年年初开始,马秀英的病情开始加重,可她疼痛稍轻时,仍坚持做鞋垫。后来,老人因病情加重再也无法下床了。十几天前,医务人员向其亲属下了病危通知书。
28年做了3万多双鞋垫
28年来,马秀英老人先后将自己亲手缝制的3万多双鞋垫送给了驻哈密部队的官兵。
马秀英的小儿子马富红一直和母亲生活。据马富红回忆,从他记事起,母亲就像电视剧《闲人马大姐》里的马大姐一样,谁家有难事她都去帮一把。居委会到部队慰问时,总是少不了她,而她只是一个没有工作的家属。
马富红清楚地记得,1979年“八一”建军节,马秀英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慰问了驻哈密某部的解放军后,一直心事重重。一个星期后,马秀英和家里人商量,要给部队的战士做鞋垫。那时,人们生活还不太富裕,扯布凭票供应紧张。马秀英省下钱去面粉厂买废弃的面袋子,背回来洗干净后做鞋垫。两条面袋能做15双鞋垫,要花8角钱,老人每年要做千余双。后来,左右邻舍知道了马秀英的事很受感动,东家送来几件旧衣服、西家送来一包碎布头,够老人用上好多年。
马秀英老人的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1996年,老伴去世后,马秀英和残疾儿子住在一栋破旧的平房里,每月仅靠260元的低保费生活。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高血压、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缠身,行动不便,视力下降,做一双鞋垫花的时间比以前要多一倍,可她从未停止过为战士们缝制鞋垫。她没有为自己缝制过一件新衣裳,却记得战士们的鞋垫什么时候该换了。
“兵妈妈”的病情牵动着“兵儿子”
马秀英为部队官兵做鞋垫的事在哈密市广为流传。1998年,她被自治区和新疆军区授予“拥军优属十佳好公民”称号,还先后被哈密市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个人”等荣誉。
“老人家的病情牵动着我们每一位官兵的心。不仅是消防部队的官兵,还有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当记者电话联系到哈密地区公安局消防局政委王军时,他的话语有些沉重。王军说,几年时间,老人和战士们结下了浓厚的母子情。这些年,她对部队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2月19日,王军和哈密地区公安局消防局的领导及部分官兵代表部队看望了病危中的马秀英老人。“真希望老人家能挺过难关,和她的“兵儿子”们多走过一些春秋。”
- 上一篇:叶相国:鞋匠老王
- 下一篇:战疫·秀洲丨小红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击疫情的脚步不会停

- CURRY 12 "WHAT THE BAY" 鸳鸯配色发布,致敬湾区传奇与全明星荣耀
- 耐克全新品牌宣传片《不争辩,只争胜》,致敬女性运动员和运动的力量
- 奥康情人节礼物已送达!
- On 昂跑推出 Cloudsurfer 家族革新之作 Cloudsurfer 2 训练型跑鞋
- 高蒂女鞋GAODI情人节特辑 | 以鞋为礼,步步生爱
- 诺贝达女鞋ROBERTA DI CAMERINO来点水钻高端局
- 迪欧摩尼
- 法洛蕾
- 斯米尔
- Charles&Keith
- 骆驼服饰
- 啄木鸟包包
- 康莉
- 金狐狸包包
- 老鞋匠
- 唯聚时代
- 德尼尔森
- 莱斯佩斯
- 花椒星球
- 红蜻蜓童鞋
- 意尔康
- 途漾潮鞋
- 康奈
- 四季熊童鞋
- 沙驰
- 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