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环保 湖北咸宁拒绝皮革业落户
“咸宁是湖北建市时间较晚的一个地级市,作为后发地区,一度处于追赶的焦虑中。”全国人大代表、咸宁市委书记黄楚平说,但咸宁的科学发展,决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一定要敢闯新路又少走弯路,多留遗产少留遗憾。
中部地区正迎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热潮,但咸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坚持实施“绿色招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牢牢控制污染。
去年,深圳某皮革厂和湖南株洲一家铅冶炼厂两家投资过亿元的企业想落户咸宁市咸安区,但经环保部门调研,发现这两家企业污染严重,政府于是将其婉拒门外。咸安区还相继拒批了电路板、皮革制品等多个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投资总额达10多亿元。
同时,咸宁还加大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力度,淘汰落后产能,铁腕治污。咸安区通过开展污染源大普查,彻底关闭了21家小企业。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到了4.95%,工业企业水循环利用率由80%提高到了97%。
黄楚平说:“原来青山绿水的地方是落后的地方,现在青山绿水变成了宝贝。”咸宁的森林覆盖率达52%,旅游资源丰富。市里提出了“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的口号,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咸宁建成武汉的“氧吧”、华中的“绿肺”。
黄楚平说,去年咸宁GDP的增幅达16.1%,但是生态环境没有遭到破坏。通过巧打生态资源牌,咸宁尝到了甜头。
- 上一篇:南海区和狮山镇皮革业迎环保大考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