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类消费市场流行“新节俭主义”
【中国鞋网】金融风暴之下,“节俭”突然红火起来, 从前两年“我不是一个塑料袋”手包走红全球,到今年备受追捧的“地球一小时”,节俭、环保成了全球时尚新主题。从欧美时尚T形台到婺城小白领,莫不卷入其中。
在网上淘便宜二手货,把破损的旧鞋子修修继续穿,将容易随意乱刷的信用卡锁进抽屉……年轻白领们开始厉行节约,就连商家也跟上了这股节俭风,“地球一小时”等节能环保活动备受关注。
补旧翻新受热捧
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穷人之友”的各类修理铺子,今年受到不少都市白领的欢迎。金华第一百货公司修鞋点的师傅告诉记者,今年前来修鞋的顾客明显增多,送修的都是各类品牌皮鞋,其中最昂贵的一双售价达13000多元。这些鞋的主人大多是白领阶层,修理的原因也五花八门:有的鞋偏小要撑大,有的颜色磨损要补色,有的索性动起了换跟、换底、改鞋型等“手术”。
一女客告诉记者,近两年市场上品牌皮鞋涨价比较快,一双新皮鞋售价少说也得三四百元,而把旧鞋修理翻新一下只需20~30元,不但实惠,穿起来也比新鞋更合脚舒适。
不过,鞋类流行的翻新修补,似乎并未惠及服装。市民黄小姐想把一件前年的外套修改一下今年再穿,但跑了几家裁缝铺子都说不愿承接改衣服的订单。金华工商城一名裁缝告诉记者,这阵子刚好换季,天天有人来问能不能改衣服,但改衣服比做衣服还难,价钱不高又容易出错,多数同行对这种订单比较谨慎。
家电素来是维修行业的热门,在市区江南开家电维修店的孔师傅说,往年常有些顾客嫌维修小家电贵或麻烦,宁可买新的,今年绝大部分顾客选择能修就修,他的业务量比过去多了近三成。
二手置换网上俏
接连几个婚庆大年,崇尚网络的“80后”年轻人中有不少已经“晋升”成了父母,对他们来说,这场金融风暴多少有点雪上加霜。曾经有人算了笔账,为一个婴儿配齐用品,少说也得花6000元,包括服装、玩具、婴儿床等,如果要买童车之类用品的话,花销更大。对许多年轻父母来说,育儿费用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不过,如果选择购买二手用品,价格通常可比新品便宜一半以上。
在淘宝、易趣等大型购物网站,至少有上万条二手宝宝用品待售信息,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从手推车、学步车、婴儿床等大件到玩具、衣服、吸鼻器、纸尿裤等小物件,可谓应有尽有。卖家往往也是些年轻父母,出售的多半是自己孩子长大后闲置的物品,常常有买家和卖家在交易之余顺便交流育儿心得。
二手用品虽便宜,但它的卫生问题让不少家长放心不下。有的年轻妈妈建议,网上购买婴儿用品,最好选择和宝宝身体没有直接接触的品种,如婴儿床、童车之类的大件。这些东西新旧产品差价很大,消毒相对简单,可以考虑买二手商品,只要购买后用清水、阳光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即可。但和孩子身体有直接接触的东西,比如贴身衣服、奶瓶等,就算再便宜也不能从网上买。
商家也打节能牌
如果以为精打细算只有买家会,那你就错了。金融风暴之下,原本就精明的商家早已悄悄打出了节能牌。记者从沃尔玛超市金华店了解到,该超市配合“地球一小时”活动,在非热门时段关闭店内约1/3的灯光,不但顺应节能环保的潮流,也节约了电费,而视觉效果并未受太大影响,顾客反映良好。据称,该超市利用错峰用电、部分熄灯等节能手段,仅今年2月份,就节约电费22%。
除了部分熄灯,办公费用也是节约的重点。市区多家商场、超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节约经费,他们对打印纸进行双面利用,控制空调温度,要求工作人员随手关灯、关门、关空调等。
- 上一篇:福建塑料鞋类出口形势严峻
- 下一篇:“世界杯经济”升温:零食和鞋服消费也“蹭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