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首季现“泉港速度”
【中国鞋网】今年首季度泉港区GDP、财政总收入、工业用电量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14.8%、120.69%和25.67%,增幅居全市首位。在金融危机阴霾重压全球化工行业的背景下,“泉港速度”如何形成?
“时间就是速度,速度就是形象。”泉港区委书记游祖勇说。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大大提振泉港建设国家级石化基地信心,目前该区正在落实全市服务扶持企业发展大会要求,建设创业型城区,全力以赴扶持服务项目和企业,使产业经济驶进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力争早日建成对台石化物流产业合作先行平台。
政府引导
企业业绩逆市飘红
在泉港明恒纺织公司,大型运输车满载原料或产品进进出出,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与萧条的国际纺织品市场大相径庭。该公司今年采购新生产线,主攻纯棉、精梳等市场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高端纺织产品,首季度销售额突破1.32亿元。 纳川管材、力宏鞋业等大批泉港企业也同样实现“逆市飘红”、产销两旺。一季度,泉港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6.67亿元,石化产值突破43亿元。
泉港区经济贸易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林志军说,面对金融危机大肆冲击市场,泉港区用好市场“倒逼”机制,出台了《泉港区服务扶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通过项目审批、“政策、资金、技术”三扶持等政府 “有形之手”, 推动企业开展技改扩营和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循环经济效益好的“拳头”产品,实现了稳产能、稳市场、稳员工、降风险的“三稳一降”。
创新机制
“跑步”服务出效率
工地手续审批会上,柳山安置区施工单位半天之内拿到原本要用1个月才能办理完的手续;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行政指导银企对话会上,天线宝宝食品有限公司以商标办理质押贷款获得300万元资金。这是泉港区“跑步”服务项目企业机制的生动缩影。
为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泉港区实行四套班子成员“一人一项目”、“一事一专报”制度,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一周一碰头”,定期研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该区抽调250多名干部到5个项目建设指挥部,今年首季度完成征地1280亩,拆迁13.2万平方米,为化工铁路、疏港铁路、高速铁路等一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赢得时间。
泉港区把协调服务企业作为稳大盘的关键环节,采取联审联办制度,设立企业专用服务窗口。该区规定,凡属本级权限范围内的审批事项,当日办结;超出本级权限的,由专用窗口全程跟踪办理进度。一季度,该区帮助15家企业办理抵押贷款2.5亿元,还开通福建省首个数字化石化市场——海峡石化网。
配套提升
对台合作加速度
4月28日,肖厝港口岸作为对台直航石油化工专用散货口岸正式运作;“5·18”海交会期间,台湾石化专区将在泉港挂牌设立办事处……一水之隔的泉港和台湾石化物流行业组正在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泉港区高标准的一体化基础设施配套为两地产业合作提供动力。泉港石化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忠介绍,目前泉港已投入40多亿元,按照国家级石化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标准,全面铺开水、路、电和供气、供热、化工储运等基础配套的一体化建设。该区石化园区公共管廊一期项目、投资2亿元的林德气体首期稀有气体装置、LNG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日供气量160万方项目、投资2亿元南埔火电厂热电联供项目和化工铁路也将在年内竣工或投入使用。除此之外,泉港区正快马加鞭开发鲤鱼尾作业区化工泊位群及465万立方米化工仓储区,设立运作海峡石化产品交易市场。
- 上一篇:泉州台湾石化业产业大对接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