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分析 > 李宁:还能创造出多少奇迹?

李宁:还能创造出多少奇迹?

2009-05-24 09:31:29 来源:中国商界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李宁:还能创造出多少奇迹?

  2008年8月8日晚,他手持火炬在“鸟巢”上方腾空奔跑,点燃了北京奥运会的主火炬塔,那一经典瞬间深深地刻在无数人的脑海里。

  李宁,注定是个不断创造奇迹的人。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他一举夺得3金2银1铜,达到了体育生涯的巅峰,被誉为“体操王子”。

  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他却背负了“体操亡子”的“骂名”。至此,饱尝“世态炎凉之道”李宁黯然离开运动赛场。其后,他的体育用品公司成立。历程20年风雨磨砺,他又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在他的身后渐渐矗立起一座由“李宁”命名的商业帝国。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3分钟的点燃奥运主火炬仪式再现奇迹:在随后的两个交易日内,李宁公司的股票逆市飙升,他的身价激增1.5亿⋯⋯李宁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3分钟点火“烧出”1.44亿元

  “一个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故事,能被作为案例选入教材,特别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材,很值得骄傲。”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王高教授这样评价。

  奥运会,自始至终都是李宁和他的品牌最根深蒂固的情结。

  当2001年7月13日,北京拿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把“李宁”与北京奥运会的合作视为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但后来的事实却证明,现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风花雪月。

  在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竞争中,李宁的对手是强大的阿迪达斯。2007年1月13日,北京奥运赞助商招标时,李宁根据自身实力确定的竞标出价上限为10亿元,而阿迪达斯最后的出价是13亿元。已经赞助过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四届奥运会的李宁,就这样在家门口被对手压倒。

  但是这次挫败并不意味着李宁的奥运战略走进了死局,事实上他们在后来使出的一系列组合拳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

  李宁通过“曲线救市”的营销策略即赞助部分参赛队来进入奥运会会场,以在比赛现场占据一席之地。去年1月11日,李宁公司与阿根廷篮球协会在北京签署了为期6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阿根廷男、女国家篮球队将身披李宁战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世锦赛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中演绎阿根廷人风靡世界的“篮球探戈”。

  事实上,在北京奥运会上,除了阿根廷男篮之外,“李宁”还涉足中国乒乓球、体操、跳水和射击4支夺金梦之队。西班牙男篮以及苏丹、坦桑尼亚田径队,美国乒乓球队,瑞典、西班牙奥运代表团也在“李宁”的赞助行列。其中瑞典和西班牙体育代表团身着李宁运动服参加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而其余签约队伍将身披李宁运动服进行比赛。

  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李宁另辟蹊径,创造性地走了一条利用媒体平台参与奥运的捷径。早在2006年,李宁便与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签约,为所有主持人、记者量身打造专业服装。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这种合作便已出现。尽管奥运开始前被叫停,但很长时间内,李宁的品牌效果已经达到。一项调查显示,在运动服饰行业中,高达37.4%的被调查者认为李宁是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而真正的奥运赞助商阿迪达斯的认知率只有22.8%。

  这个“擦边球”战略,被哈佛商学院当成是经典案例收录,“一个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故事,能被作为案例选入教材,特别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材,很值得骄傲。”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王高教授这样评价。

  有媒体认为,李宁无疑是北京奥运会最大的赢家。“四两拨千斤,李宁笑到了最后”。

  当奥运开幕式吸引了全球数十亿人的目光,李宁在半空中手举火炬奋力奔跑、点燃奥运主火炬的那一刻,开幕式达到了令人疯狂的高潮。虽然这一幕对李宁股票未来业绩影响尚需拭目以待,但体操王子飞天英雄般的形象已深入投资者心中。据路透社报道,投资者抢购他在香港上市的李宁有限公司的股票,寄希望于他奥运开幕式上的表现能帮助提高公司品牌的全球认可度。

  数据显示,开幕式点火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李宁在A股重挫、港股小跌情况下出现涨升行情,早盘高开2.17%于18港元,中间一度达到18.66港元的高点,涨幅达5.6%,收盘报18.24港元,全日上升0.62港元,上涨3.519%。而在此之前,李宁股价近半月来已从20港元持续下跌至不久前的17港元左右。据悉,当有消息传出李宁有可能将在开幕式负责点燃圣火之后,其公司股价一扫颓势,昂扬抬头,在8日当天即反弹了3.7个百分点,而11日公司股价再接再励,在恒指受累A股跌去26点的情况下逆市上扬。

  公司股价借李宁飞天点火扭转颓势,李宁自己的身价也受益匪浅。汤姆斯路透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李宁共拥有该公司约2.668亿股股票,他个人在该公司的账面财富在11日增加16542万港元(约1.44亿元人民币)。

  目前,还没有数据显示,这位与一个品牌同名的人在开幕式上被世界最大限度地认知,是否会促进李宁公司的销售量。不过,在香港股市国内体育品牌随大盘整体下跌的情况下,李宁公司却逆市上扬,这不得不让人产生遐想。

  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之后,李宁再出惊人之举:不借点火元素开拓市场。

  近日,走进北京王府井的李宁旗舰店,各种肤色的顾客忙于挑选商品,店内气氛异常热烈。正在忙碌的售货员告诉笔者:“生意一直很好,这几天顾客更多了。”有业内人士评价,李宁3分钟长跑点火,让世人对“李宁”品牌的认知向前跨了三大步。不过,无论在哪一家李宁专卖店,你都难以在店内找到任何一个与“点火”相关的营销元素。

  不仅如此,就连奥运期间正式投入使用的“李宁媒体中心”,在网页中也找不到任何关于李宁点燃主火炬的文字和照片。媒体中心负责人任斌表示:“我们可以提供李宁运动资源及品牌的最新图文。”谈到关于点火后对近期市场的影响,任斌客气地表示:“近期市场统计的数据还没有出来,同时公司已经开会研究,我们不允许谈及‘点燃主火炬’对市场影响的问题。”

  20年成就“李宁”商业帝国

  1988年蕴含着李宁命运的全部基因。当他被一种民族情绪捧到浪尖,然后又被它甩入谷底之时,他深刻体会到它的无穷威力。

  时间回到1984年。那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李宁拿下3金2银1铜,成为奥运会上获奖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回乡之时,他站在敞篷车上,在广西南宁兜了一圈。所到之处,人头攒动,欢呼掌声四起,鞭炮连天。年轻的小伙子享受眼前这一切,骄傲,得意。后来他才知道,这种王者归来的巅峰体验,人生不会有第二遍。

  如同其他运动员一样,他实际上满身伤病。1987年,童非告别体坛,两位多年好友彻夜长谈,李宁感慨道:“我不是不懂功成身退的道理。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早在一年前,他就准备退役,但国家队青黄不接,他被挑选为汉城奥运会的担纲者。据说,他在教练的劝说下接受组织安排,他不想背负忘恩负义、临阵脱逃的罪名。当时他还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然而,即便精明如国家体委,最后也只能承认失算,据作家赵瑜记录,赛后体委副主任张彩珍对他说:“现在看来不该用李宁,但当时大家都考虑到印象分呀。”

  事实上,李宁从来都表现得毅力惊人。1980年,他随国家队前往莫斯科参加第1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离比赛仅有三天之时,大雪纷飞,李宁去适应场地,右脚踝骨严重扭伤。队里决定将他撤下。报名截止的凌晨,他跑到教练面前,从凳子上往下跳,然后用受伤的脚做单腿平衡和深蹲,这打动了领导。如同大家期望的那样,李宁最终上场并拿到冠军。国际体操裁判委员会副主席如此评价:“你的自由体操,世界第一,你的意志,也是世界第一!”

  只是,8年后的李宁25岁了。他从未败得如此惨烈。吊环比赛,他的脚挂在了吊环上;跳马比赛中,一跳坐到了地上。观众还未缓过神来,李宁微微一笑。梦想破碎的中国人民的自尊心被这要命的一笑大大挫伤了,嘲讽声叫骂声铺天盖地而来:“输了还笑,李宁像什么样子,丢尽中国人的脸!”一个辽宁观众寄来的信里装了一根挽好的塑料绳扣,写了一句话:“李宁小伙子儿,你不愧是中国的——体操亡子,上吊吧!”

  李宁实际上一下场便和队友哭成一团。回国下飞机时,获奖者直奔接待大厅接受呼欢簇拥,他却在十几米外独自走了一条从未走过的灰色通道。机场人员不忘揶揄:“哪里不好摔,跑到那儿摔去了。”李宁说,那是一条“世态炎凉之道”。没有人知道他那时的心情,或许,除了李经纬,那个守候已久的男人。

  现在看来,1988年蕴含着李宁命运的全部基因。当他被一种民族情绪捧到浪尖,然后被它从集体的怀抱中甩入谷底之时,他深刻体会到它的无穷威力。后来,他投身商场,在混乱的市场经济初期,他掌握了这门技术,娴熟地驾驭着这股力量,将之转化为金钱,使自己再次爬上了高峰。

  李经纬是最早发现这个魔术的中国企业家之一。1984年,他借钱25万元赞助奥运会,使12支国家队喝上“中国人自己的饮料”。在这以后,“将健力宝跟体育的荣辱盛衰联系在一起”,企业年产值由90余万猛增到第二年的5000万。

  1988年,李经纬拿着一束鲜花适时出现在那条机场小道。两人从此成了知己,后来又成为商业伙伴。

  第二年,李宁成了李经纬的特别助理,负责品牌宣传,并筹划着建立一个以李宁命名的服装品牌。李宁以他的关系网及名人效应,帮助依靠体育联盟发展起来的健力宝逐步壮大。而李经纬则指导对商业一无所知的李宁经营事业,给他在公司树立威信。其中一个小例子是:李宁服装厂建成后,屋顶一块巨大的李宁广告牌与健力宝广告牌平分秋色。一份拆除李宁广告牌的报告放在了李经纬的桌上,李经纬一看,皱着眉头在报告上写下:胡说八道。

  1990年,北京亚运会。当时,竞争在于买断火炬的传递权,那需要300万美元。日本的富士、韩国的三星纷纷表示兴趣,健力宝却只能拿出250万元,托关系四处碰壁,一筹莫展。最后,李宁想起了“爱国主义”,于是找到火炬处处长。他谈起自己经营服装的初衷,谈到领奖台上穿外国品牌的耻辱,最后还扯到“唯利是图”的尤伯罗斯——这位第一个将奥运化为商业运作的美国人,惟独把奥运火炬传递权留给本国企业。“在爱国主义面前,难道我们还比不上尤伯罗斯?”李宁不无煽情地说。

  据说,最后李宁把处长感动得声音哽咽。这样,他拿到传递权。整整一个月,李宁牌随着火炬在中国流传一个月。25亿中外观众知道了健力宝和李宁牌。

  1993年李宁公司开始赢利,年营业额以近100%的速度增长。一年后,他见到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对方认为产权不清对于李宁今后的发展将是致命的,极力鼓动李宁脱离健力宝。李宁犹豫不决,“如果脱离健力宝,别人会不会说我忘恩负义?”疑问的情形1988年他曾经遭遇。

  年底,李宁公司顺利脱身,健力宝历次投入的1600万元,李宁分三次用现金进行了偿还。往后,他深有感触:“李宁公司如果当年不从三水搬到北京,就没有今天。”这话说得委婉,却道尽了命运的诡谲。如果没有1988?没有遇到李经纬?如果没有及时抽身?但生活没有如果。

  1997年,他把公司交给陈义红打理,一年之后,他跑去北大读书。他开始“隐退”,他相信,只有李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李宁”才不会被忘记。

  2008年,胡润百富榜上,李宁以70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身价排在第76位。李宁是谁?他曾是万众瞩目的民族英雄,也曾被贬为“伤害人民感情”的历史罪人。或许,浮浮沉沉大半生,他需要寻找某种安身立命的信仰,但他明白,自己只是一名佛教消费者,不会成为高僧大德。或者,他不过是用上一生时间与那一年不断对话、抗衡的普通人?

  因为他的决断、隐退,李宁再次站到了高峰。此时,离遥远的1988,足足有20年。

  现在,似乎每个人要问:今后的李宁还能创造出多少奇迹?

  人物档案

  李宁,1963年出生于广西柳州。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男子自由体操、男子鞍马、男子吊环冠军,现为李宁体育用品公司董事长。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