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稀缺企业家难眠 珠中江谋建珠西人才库
【中国鞋网】去年在珠海举行的旅游招聘会。就珠海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而言,珠海的人才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质量和分布问题。
几乎同时起步,历经三十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占据了珠江东岸的制高点,成功原因之一在于人才聚集与产业聚集交织良性循环,而同为特区的珠海,在人才聚集方面一直处于被动,人才稀缺几乎让企业家难以入眠。珠海要成为核心城市,当然需要无数的人才来支撑,何以解困?珠海正加大产业聚集水平,而珠中江三地正朝建立一体化人才库方向迈进。
困惑
在高新区和市金融办牵头举办的企业家沙龙上,金山软件副董事长雷军问了个拉家常式的问题:“最近有什么事让大家睡不着觉啊?”台下的数十位企业家都相视而笑。“招人太难,招不来人啊!
适合人居揽才却难
蓝天白云之下,高大的椰子树投射下婆娑的树影,盛夏的凤凰花在微风中吐露着艳红。刚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刘旷带着微笑对记者说:“这里真像欧洲的海滨小城!”这是许多留学归国人员对珠海的第一印象。优美的自然风光,亚热带海洋性的怡人气候,干净的街道和清新的空气,吸引着人们。在一项由网络发起的“中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评选中,珠海名列第五,是广东省唯一的入选城市。“珠海的浪漫,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是网友给它的评价。
而除此之外优厚的社会福利,似乎也让许多人心向往之。在全国率先实现的12年免费教育,让一向以高福利社会自居的香港人都刮目相看。“大病救助、中病保险、小病免费”的全民医保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高社会福利”的冲击波。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2009年珠海全市财政总收入预计较2008年减少56 .5亿元,但在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民生支出上,预算的安排为42亿元,仍比上年增长16%。
然而,让人纳闷的是,“浪漫”与社会福利优厚”并重,被公众视为“天堂”的海滨城市珠海,却并不能揽下人才以及长久留住人才。
5月9日,在高新区和市金融办牵头举办的企业家沙龙上,主讲嘉宾是金山软件的副董事长雷军。在互动环节为活跃气氛,雷军问了个拉家常式的问题:“最近有什么事让大家睡不着觉啊?”台下的数十位企业家都相视而笑。“招人太难,招不来人啊!”企业家们倒出了苦水。
人才呈现“三多三少”
珠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阎武博士告诉记者,招人难的问题在科技型企业里尤为突出。“这类企业人才是关键,珠海的高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软件、集成电路和新能源,而这类技术人才的储备却非常少,新兴科技领域的人才积累严重匮乏。”
据人事局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珠海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23.8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9%,占全市就业比重的24.2%。该报告称,相对于珠三角其它城市,就珠海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而言,珠海的人才问题主要不是总量问题,而是质量和分布问题。人才呈现“三多三少”的状况,即普通人才多,拔尖人才、技术领军人物、产业带头人少;市区人才多,西区尤其是斗门地区人才少;事业单位人才多,产业单位人才尤其是出于科技第一线的创新型人才少。
珠海市人事局的报告将制约珠海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困难的因素归结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嫌不足”。阎武博士进一步分析,对比上世纪90年代初科技重奖的吸引力,如今的珠海难以吸引高级人才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总量太小,经济规模上不去,产业聚集效应有限。“这类人才不是没有,而是他们不愿意来。对这类人才来说,到珠海工作的机会成本太高。”
遗憾
珠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H R服务经理王理在谈到人才流失的问题时不时叹气“他们在珠海积累了一段时间的实力,在珠海找不到释放的平台,自然而然就会外流。”“近年来的人才外流越来越严重,好不容易招来了,过不了几年,人家就跳走了。”
待遇低“孔雀东南飞”
招揽不到人才难,留住珠海现有人才更不容易,不少人曾感慨“这是珠海发展当中的一道‘魔咒’”。事实上,“魔咒”主要是指珠海的产业聚集水平不高,待遇低,导致了“孔雀东南飞”。
三十出头的A LEX之前在珠海高新区科技创新海岸的一家瑞士公司当生产线经理,作为这家外资公司的中坚力量,A LEX的月薪为13000元。而同样的职位,东莞的一家企业“开价”就是18000元。A LEX前两年在珠海购置了房产,刚刚有了孩子的A LEX考虑到家庭负担加重,而东莞与珠海的距离也不远,就跳槽去了东莞。“这两家公司的薪酬差别两年就够买一辆汽车了。”
在东莞的日子里,A LEX发现了诸多不便。“毕竟还是珠海的环境好,而且家又在这里,想想还是回来吧。”去年,在东莞工作了两年不到的A LEX又回到珠海,在另外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可是对他来说就不得不调低自己的薪酬期待。面对每个月四五千元的差别,A LEX在今年三月又跳槽了,这次他选的公司在广州。“广珠轻轨修好了,来回也很方便。”
而据了解,类似A LEX“回头孔雀再次飞走”的人才并不在少数,在珠海中高级人才的跳槽去向中,除了北京和上海,就是同在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
企业规模小影响人才承载力
回头孔雀为何再次飞?珠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H R服务经理王理在谈到人才流失的问题时不时叹气“他们在珠海积累了一段时间的实力,在珠海找不到释放的平台,自然而然就会外流。”“近年来的人才外流越来越严重,好不容易招来了,过不了几年,人家就跳走了。”至于具体原因,王理解释为两点,一是珠海横向发展机会较少,人才流动性不够,首次配置后,二次配置的局限性较大,是珠海的中高级人才外流的主因,就举例说在软件开发行业,普通的职位深圳比我们这边的薪酬平均高1000元到1500元。层次更高的职位,差别更大。其次,企业的数量少,规模不大,也直接影响了对人才的承载能力。
阎武博士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通常说的三个‘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现在珠海的优势无非在情感方面,而在其它方面竞争力都不强。”而著名财经学者樊荣强更是认为,虽然珠海有环境和后发优势,但珠海缺少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一家单位呆不住,很难在珠海找到另一个东家。另外,珠海也缺少大企业、知名企业,而这些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大学园成“广深”人才输送基地
事实上,不单是上述企业中的佼佼者难以醉心于珠海,就是珠海著名的五大大学园区培养的人才,并不将珠海作为就业和成材的首选之地。
珠海大学园区,被公认为珠海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曾经有人做过一个优美的比喻,“珠海就像一个美丽的女人,而大学园区就是她面孔后面那个智慧的头脑”。而据统计,珠海大学园区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去年9月首次达到了8.5万人,在广东仅次于广州大学城。在珠江东岸的城市中无人比肩。今年6月,预计将有2万余名本科生从大学园区毕业。然而,遗憾的是,这个被称为珠海“面孔”后面的“头脑”,却并没有对珠海“面孔”表示出兴趣。
暨南大学学生处张宇明在2007年曾以暨南大学珠海学院为例做了一个高校异地新校区学生就业特征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学生在珠海的投出简历数、面试机会数和试用机会数都小于广州本部学生;暨南大学珠海学院的毕业生有59.5%首选去广州和深圳就业,选择留在珠海就业的只有16.4%。为什么不愿意留在珠海?不少学生反映,主要是因为珠海“经济不发达”和“没有发展前途”。
如此,珠海倒成了广州和深圳的人才输送基地。不但是大学生,大学园区的部分老师也有类似的困惑。广东科技干部管理学院一青年教师就对记者说:“在西区连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的城市,自己究竟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我根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短短三年的时间,一起来珠海的朋友很多都离开了。当时大家雄心勃勃而来,而今个个黯然失色离开。这位青年教师担忧,在这里生活久了,整个人也会变得没有了激情。
破局
珠海市委副书记钱芳莉在4月22日举行的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重点谈到,“引才优才”计划已列入珠海市委、市政府2009年的重点工作。将重点围绕“三高”产业,按照“政府搭台,用人单位唱戏”的原则,以企业为主题,组团走出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高新区和大学园区联姻
人才奇缺的问题已成为珠海挥之不去的痛。而背负成就珠海核心之责的珠海人显然已经意识到人才对珠海打造珠西核心的重要性,作为消化人才的就近举措,高新区和大学园区目前已联姻结盟打造人才利用高地。
在今年年初开通的“珠海高薪人才网”上,大学园区和高新区的中高级人才交流已在这里悄然进行。在累计5000余名的中高级人才库里,记者注意到,许多高校教师在这里谋求企业职位,而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在谋求大学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
北师大珠海分校代校长陈光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一个关于大学园区和高新区中高级人才互动机制的方案正在设计当中,这一方案将使大学园区和高新区成为一个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区,从而形成人才聚集的“马太效应”,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发挥优势教育资源的创新和服务作用。
珠海大学园区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具备一定的规模后,各个高校都在寻求提高教学品质和科研水平。而这一点,与高新技术企业和珠海市对它的期待也是吻合的。去年12月16日,北师大在珠海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研究院”,这是该校在珠海成立的首个研究院。研究院揭牌当日,北师大即与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七个单位签订了学产研合作协议。尽管当下,珠海大学园区的人才培养层次相对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仍然偏低,但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将为珠海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三高”企业组团外省招聘
而为成就珠海“核心”地位,珠海招揽人才更是把触角伸向了省内外,以便为珠海储藏更多的“大脑”。今年的4月28日,成都人才市场三楼。整整一层楼,被珠海市人才招聘团包下,由珠海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人力资源中心牵头办的“中高级人才招聘会”正在那里举行。这场以IT行业中高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招聘会,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高新技术企业首次在政府牵头下组团赴蓉城招聘,吸引了当地千余名职场精英的参与。许多招聘单位的展台前,都排起了长队。“目前珠海被列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急需人才!”珠海市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甘永峰在接受成都当地媒体采访时说,成都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理工类院校聚集是此次组团赴蓉的主要原因。
而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珠海市之所以选择成都作为此次“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首站,不仅与珠海的人才缺口与成都当地资源的互补性有关,更与珠海和成都的城市差异性有关。“如果珠海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办招聘会,是招不来人的,但是对成都、武汉、西安这样的城市来说,珠海的城市吸引力就大多了,相同职位提供的待遇也好得多。”据人力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企业再大,影响力也是有限的,而以珠海市的名义到内地开展组团式的招聘,可以降低企业招聘成本,提高招聘效率,更能体现珠海招揽人才的诚意。”
而事实上,这场招聘会只是个开始。珠海市委副书记钱芳莉在4月22日举行的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重点谈到,“引才优才”计划已列入珠海市委、市政府领导2009年的重点工作。将重点围绕“三高”产业,按照“政府搭台,用人单位唱戏”的原则,以企业为主题,组团走出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珠西三城谋建人才库
与此同时,着眼于努力提升珠西区域的人才聚集水平,不再让珠海成为广州和深圳的人才输送基地 ,珠 西 三 城 也 想 出 了 新 的 点子——— 谋建三地人才库。
在4月17日举行的首届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工作会议上,江门市委书记陈继兴称,珠中江三市本身没有比较知名的大学,但可以依托珠海大学城的人才、技术优势,加强科技合作,共同开展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对于三市一些共性的产业,可以合作建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选派优秀科技人才到珠海、中山大型企业学习培训,为区域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支撑。此外,他强烈呼吁,谋建人才库,建立珠中江劳动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沟通就业供求状况,共同举办大型招聘会,相互交换各地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信息数据,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华本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三市之间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共享机制,有利于促进珠江西岸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样的观点,也出现在肇庆市社科联主席王中生与肇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丁孝智在珠西社科联会议的谈话中。“佛山和中山两市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土地资源约束明显,而江门和肇庆则是高素质人才短缺。西岸城市中兼具两方面优势的只有珠海。”丁孝智院长表示,肇庆是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全市有40多所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11.7万人,如果与珠海的高等教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将为珠江口西岸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
数字·人才
●截至2007年底,珠海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23.8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9%,占全市就业比重的24.2%。
●珠海大学园区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去年9月首次达到了8.5万人,在广东仅次于广州大学城。
●抽样调查显示,暨南大学珠海学院的毕业生有59.5%首选去广州和深圳就业,选择留在珠海就业的只有16.4%。
●2009年珠海全市财政总收入预计较2008年减少56.5亿元,但在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民生支出上,预算的安排为42亿元,仍比上年增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