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草鞋耙
【中国鞋网】爷爷有个草鞋耙,小巧玲珑且坚实,如枪托般油光发亮,爷爷爱之如珍宝。
童年时,家乡父老赶场挑担出远门,出于贫困,只能赤脚穿草鞋,走上坎坷不平的泥泞小道。
那时爷爷常叫我猜谜:“驼背老头七个崽,第四崽是老大。”
“草鞋耙!”我一猜便中。常常引得爷爷张开那缺了牙的嘴笑哈哈地夸我“聪明”。
草鞋耙,是编织草鞋的工具,用坚实的茶木做成。在天然生成的C形钩顶端卯榫上个长方形横梁,横梁上并列七个小方形的木齿,中央一齿独高一倍,粗看起来是个“J”形,细而观之,则似猪八戒的钉耙。
爷爷有许多专长,打草鞋是他的拿手好戏。“秆子秆链,上街下县”是句家乡评价草鞋的俚语。子,是鞋沿穿绳的耳帮;链,是编鞋的经线。意思是用纯稻草编的鞋,能穿着进一次县城就算不错了。爷爷打的草鞋可穿半个月,是当地的俏货。每与乡邻闲谈,老人常以擅打草鞋而自豪。
“寒冬腊月莫闲挨,背条板凳坐下来,哟哟……打草鞋……”爷爷哼着那支小调,幽幽地哼出了生活的清贫;爷爷勤劳地编织,伴随他度过漫漫的人生……
爷爷爱好打草鞋,宛如艺术家追求完美,每出一幅作品,总要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修改润饰。爷爷还常讲那未见经传的“草鞋经”,什么“天晴莫逛街,落雨打草鞋”,什么“边紧心宽,烂布筋相帮,一双顶三双”之类,只要你乐意听,他准能孜孜不倦地传经、授艺,毫无保留。
有一天,爷爷背着草鞋进城去卖,被一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人拦着叽里咕噜地闹了一阵,原来这位外宾要买老人这批手工精致的“民间工艺品”。从此以后,爷爷逢人就说他的草鞋“出洋了……”
清贫、勤奋,不知悲戚的爷爷走完了他坎坎坷坷的81个春秋,进入了他的永久的休息,在他告别人世的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要好好保护这只草鞋耙……”
如今,我和妻小却生活在遥遥外地的安顺城里,草鞋自然是很少见了。去年春节重探故里,踏进爷爷自己修建并长期居住的木质结构的老屋,爬到灰蒙蒙的厨楼上,仍见他留下的草鞋耙静静地搁在那里,仿佛又听见了爷爷在哼那幽幽小调:
“寒冬腊月莫闲挨,背条板凳坐下来,哟哟……打草鞋……”
- 上一篇:那时的顺子球鞋
- 下一篇:战疫·秀洲丨小红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击疫情的脚步不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