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衰退运动品牌鞋企收缩市场
【中国鞋网】核心提示
一年前,借助奥运商机,国内外运动品牌曾铆足劲抢占市场;一年后,后奥运市场并未放量大增,一些运动品牌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市场。
美津浓将关200家在华门店
吉林省今年将关5~7家
重金砸进北京奥运显然没为运动品牌带来预期效果,日本最大的运动品牌美津浓宣布,将在中国裁撤200家门店。“我们确实已制定并要实施这一计划。”昨日,美津浓上海总部对记者确认,今年年底前将完成裁撤,最终店铺数量将维持在700家左右。
很多人还是从福原爱等品牌代言人获悉美津浓这一品牌的,中国是美津浓海外主要市场,“过去几年,我们以每年100~200家的速度在中国新开门店,按原计划,到今年3月份应有1200家。”
但受后奥运需求下降、金融危机影响业绩下滑,这一扩张计划不得不更改。美津浓表示,将把提高店铺坪效(单店铺销售额)作为一项很重要的考核指标,“精简店铺,优化库存,将无效或坪效过低的店铺做合理调整”。
对于吉林省本地的美津浓市场布局,上海美津浓总部表示调整权在地方经销商,美津浓吉林省地区总代理吉林新方位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殷经理随后向记者透露:“吉林省地区计划今年裁撤5~7家无效店铺。预计8月份先关闭两家。”
多个大品牌在收缩市场
阿迪、耐克等也“瘦身”
美津浓上海总部在回复记者采访时说,美津浓零售市场增长放缓明显,并坦言,“后奥运时期,各品牌都在调整其在市场的战略。”
“一般在大型运动会过后,相关运动品牌的销售会迅速进入下坡期。”在长春重庆路从事多年体育品牌经销的马先生也称熟悉此规律。
实际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不少运动品牌企业经营收缩、业绩看淡,特别是跨国体育品牌,不得不在中国收缩战场,今年,阿迪达斯关闭部分分店,耐克前几日也关闭了在华自有工厂、终止与数家合同工厂的订单。相比奥运前夕两者花费数年调整市场,“瘦身”动作颇为迅速。
此外,国内运动品牌李宁、安踏等业绩增长也放缓,并有小幅裁撤门店之举。
几大运动品牌清理奥运库存美津浓将增开一个折扣店
“去年库存较多,再加上经济状况不好,所以折扣高。”细心人会发现,奥运后,一些品牌折扣店渐渐多起来。殷经理告诉记者,关闭美津浓无效门店的同时还将增加一个折扣店。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运动品牌纷纷上调销售预期、增加订单、建立新的销售渠道,奥运会被认为将成为中国体育消费的转折年,记者查询几家上市公司年报发现,李宁、安踏、特步等2008年营业额增长率均超过50%。不过到2009年这一业绩并没持续,长春运动品牌经销界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几大运动品牌现状是忙着清理库存。
- 上一篇:福建鞋企内外兼修出口触底反弹
- 下一篇:蔡崇信豪赌估值30亿欧元的脏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