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运动品牌鞋企再现领域细分
【中国鞋网】 日前,中国第一个“街头文化研究中心”在步之霸成立,原本定位时尚运动的步之霸,来了个华丽的转身,开始大举进军街头运动领域,定位街头型格运动,欲借“变脸”从同质化的运动领域中突出重围。
步之霸的“变脸”,是否给业界带来一种启示,新时尚催生的新市场空间———街头运动,正渐渐成为续专业运动、时尚运动、休闲运动等之后,或将成为晋江运动领域的又一细分市场?
趋势:悄然崛起的街头风潮
曾经在欧美流行的街头文化,如今渐渐席卷中国。尤其在“85后”“潮、酷”一族中,涂鸦、街舞、跑酷、小轮车……这些代表潮流与时尚的文化元素成为他们独特的“符号”。
步之霸总经理林清洪介绍说,今年以来,在金融危机带来整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步之霸果断出击,成功“变脸”。“我们将主力目标消费者锁定在85后,抓住年轻一代消费者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特点,大胆喊出‘街头型格运动’,成功将街头文化融入品牌,抢占街头文化与运动相结合的先机。” 林清洪表示,这也是步之霸“变脸”的初衷。
“后奥运时代,国内运动二、三线品牌与一线阵营的差距不断拉大。在晋江,安踏在专业运动领域的品牌霸主地位不可撼动,而时尚运动、休闲运动领域又拥挤着众多的品牌,选择进军新生的街头运动领域,就是要在同质化竞争激烈中,突出同行对手的包围,寻找突破点。”林清洪说,街头运动正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追捧,未来的市场潜力很大,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目前这个市场尚无领导品牌。
林清洪分析称,近年来,随着街头文化潮流的不断兴起,敏锐的商家早已不断将业务触角伸向这一领域,不少品牌增加了相应的产品线和推广投入,但多数是“小打小闹”,以探索性的概念尝试为主,没有下大功夫研发和推广。有些品牌也做过一些单项活动的推广,但总体基本“不成气候”,还没有出现以街头运动为品牌定位的。
“步之霸倡导街头型格运动,绝不是小打小闹,要搞就搞一场‘街头文化革命’!”林清洪告诉记者,步之霸整合了“泛街头”概念———一切发生在街头的行为和现象,以此构筑街头主流文化框架,主张“我的型格,无可取代!THE ONE!”
出击:成立街头文化研究中心
今年夏季,步之霸率先成立“中国街头文化研究中心”,这在国内尚属先例,为其主张的街头运动提供相关文化支持。与此同时,广东中山,步之霸全新的街头装备设计中心及流行趋势研究中心也已在组建中。
通过对中国街头文化的深入研究,步之霸有了清晰的目标,“以‘中国街头型格首选装备’为使命,以鲜明的街头文化为核心,融入街头运动与时尚运动的精华元素,结合市场需求在街头型格、时尚型格、运动型格三大概念下,进而满足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的开发。”
另外,步之霸经营团队还在美国、日韩、中国香港等街头文化盛行地深入调研,充分挖掘步之霸品牌文化和街头文化的特点,把“更自信,更自由,活出型格”作为中国当下主流街头文化的核心诉求!
林清洪透露,由于街头是个群体文化,步之霸的代言队伍,也将会非常庞大。除了“中国街头文化大使”亚洲人气偶像何润东为品牌首席代言人外,步之霸还将邀请一批国内顶尖说唱乐队、涂鸦“教父”、街舞团体、滑板高手,各路街头达人来活化街头文化。
同时,步之霸品牌与国内具有代表性街头潮人导演李炜合作拍摄的“无可取代”篇广告,预计7月份将在央视5套、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等各大媒体投放。
对于未来,林清洪心中已有一个清晰的蓝图:三年后成为中国街头霸主,五年后比肩世界……
思考:
运动领域又一细分市场?
新时尚催生新的市场空间,就像林清洪所分析的那样,其实,已有不少企业瞄准了这一街头运动这一新生市场,陈埭不少广告牌上陆续出现了“性格运动”、“玩酷运动”等诸如此类的潮流口号,欲借街头运动出海突围的手段亦被不少成长中的晋江品牌所追捧。
博世鸟赞助的跑酷运动也是其中一个典型,在中国经过三年的发展,跑酷运动已经成为一种青年街头亚文化所倡导的生活方式。
今年3月,博世鸟开始为中国首届跑酷对抗赛提供全程的跑酷运动装备,并在重点销售地区的地方电视台以及主要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的重点频道投放以跑酷为主题的电视TVC。
其实早在2008年,博世鸟就与中国跑酷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博世鸟体育用品公司营销总监阮森河认为,在未来两三年,跑酷这一新兴的时尚街头运动发展前景不可小觑,通过赞助跑酷运动相关赛事,一方面可以抢先占领这部分街头运动市场的先机,另一方面,通过继续深挖跑酷资源,以跑酷运动的名义卖时尚,积极打造跑酷第一装备。
对此,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街头运动的细分市场正在形成,“街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新潮、时尚的运动,街头运动产品系列自然成为时尚运动品牌不可或缺的一项,而对于专业运动品牌来讲,它又是专业运动往时尚运动领域渗透的一个很好渠道”。
总而言之,有业界人士认为,在近几年经过高速发展阶段后,晋江运动品牌又一次迎来产业升级与调整的阶段。在严重同质化竞争的晋江运动鞋服领域,中小企业如何在品牌定位、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方面寻找自己的差异定位与特色经营,是后奥运时代绕不过的课题。
但做好细分市场的文章,中、小品牌依然有生存发展的空间,迎接他们或许会是运动领域的又一细分蓝海?
- 上一篇:2010意大利男鞋女鞋用材配饰成亮点
- 下一篇:蔡崇信豪赌估值30亿欧元的脏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