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鞋厂订单减少殃及制革企业
中国鞋网9月21日讯 鞋厂艰难殃及制革企业
由于鞋厂大量倒闭和贸易公司订单锐减,皮料商的日子日渐难熬。尤其是今年4月份以来,大量皮革厂无一例外地都缺少订单,有的仅仅是小单维持,有的不得已大量裁员,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还有一些皮革厂竟然不敢轻易接单。
去年冬季以来,东莞制鞋业外单减少30%以上,同往年相比,鞋厂订单分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鞋厂订单总量不减,但单品数量减少,成本增高;中小鞋厂订单量严重不足,大概减少30%~50%,更多的鞋厂则处于半停产状态。这样,原材料供应商尤其是皮料商生意急剧下降,从而影响到了皮革厂。从供应链上讲,皮革厂处境比鞋厂更惨。皮料经营商、鞋厂的订单少,又压钱压价,让皮革厂的日子相当难过。当然,因制革企业的特殊性,倒闭的可能性不大,但受影响严重,于是停产、半停产就成了目前制革企业的家常便饭。
材料减少,成本增高
对制革厂而言,一方面,鞋厂订单减少,生产难以得到保证。另一方面是材料减少,成本增加。往年,皮革厂除了对外加工外,经常囤积大量皮坯,加工后直接销往鞋厂。而今年,由于订单减少,皮革厂不仅不敢囤货,对外加工也寥寥无几。同时,由于受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原材料涨价,成本增加,这样就使很多企业处于危险的境地。
面对如此境况,许多企业不管订单数量多大,不管有无利润,都一一接受,即使一两百尺的小单也不放过。
当然,在制革企业里,也分为两种情况,真皮厂和合成革厂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真皮厂受创较重,停产现象较为多见。合成革厂相对好过一些,有些大型工厂订单甚至只有少量下降。但无论哪一种皮革厂,成本增高是无疑的。为此,各个工厂都想尽办法降低成本,或对原料把关,或减少工人,或减少其他开支,但无论怎样,由于订单不多,其生产成本还是很高。
一是原料成本高,二是订单不多但还要养着技术人员,三是周转成本上扬。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都影响着制革业目前的生存状况。
保持零库存,谨慎接单
往年,不仅厂有大量库存皮料,皮革厂也有较多的存货,但今年不同。大型皮革厂尽量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资金占用量,还有更多的皮革厂保持零库存。
在接单上,更多的企业表现较为反常,多数皮革厂在订单量减少的情况下,反而对接单的表现并不积极。他们几乎对所有来单都慎之又慎,生怕被骗或货款难收。由于鞋厂形势不好,经常有鞋厂倒闭,使许多货款难收或无法追回,所以,许多皮革厂对接单越来越谨慎。具体通过市场表现出来的是皮革厂看好小单,很少有工厂接大单。笔者走访了几家工厂,情况几乎全部如此,这种情况也是目前皮革厂较为普遍的做法。
实际上,厂停产或半停产虽然有许多人为因素,但无论怎样,由于受鞋厂订单的影响,短期内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目前这种被动局面。这种局面要持续多长时间?也许会持续到明年上半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也许到明年下半年会有较大的转机,但这期间仍有不少皮革厂难以活到那一天。
- 上一篇:望牛墩国际皮具城一期开始招商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