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壁垒灼痛中国鞋类出口
中国鞋网10月10日讯,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欧盟和美国接连对中国钢管企业扬起了所谓反倾销的大棒。
当地时间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称,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而随后一天,美国商务部也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的无缝标准管、管道管和压力管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据路透社报道,消息人士表示:“欧盟提出的建议是延长当前的征税最少15个月,欧盟在本周结束之前将把建议书送交有关方面。
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中国商品出口额达5217亿美元,成为全球出口冠军。国内媒体爆出的另一个数据同样令人咋舌:截至目前,已有55个国家通过了将伤及中国出口商品的保护性措施。
欧盟“莫须有”理由
欧盟此次征收反倾销税的无缝钢管产品,主要是圆截面和外部直径不超过406.4毫米的无缝钢管。
根据WTO的规定,如果一国产品被认定为倾销,前提是必须出示倾销证据,以及本国公司受到直接影响导致销量大幅下滑的证据。
而此次欧洲钢铁企业提出的反倾销理由是:“尽管没有证据证明过去自己的销量受到影响,但在经济危机条件下,未来销售可能会受到严重冲击,因此必须上调进口关税。”
在欧盟作出裁定后的第二天,美国商务部步其后尘,宣布是否对中国碳钢和合金钢材质的无缝标准管、管道管和压力管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进行调查。
据记者了解,此次调查是应美钢联、V&M Star LP、TMK IPSCO和美国联合钢铁工人工会的要求进行的。这些企业和机构称,中国向美国市场以不合理低价倾销钢管, 因此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 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
按照相关程序,在启动调查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11月2日左右作出初步损害裁定,若裁定进口中国钢管对美国钢管行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可能造成实质性损害,则调查将继续进行。美国商务部定于12月份就是否征收反补贴税作出初步裁定,明年2月将就是否征收反倾销税作出裁定。 全球鞋商“集体抗议”
备受关注的欧盟对中国鞋类征收反倾销税的“日落复审”将于近日公布最终结果。根据报道,欧盟提出的建议是延长当前16.5%的反倾销税最少15个月,此次越南鞋将不列在征收惩罚性关税行列。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
欧盟对中国皮鞋发起的反倾销案历时4年都未完结,2005年7月,欧盟决定对华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这一税率使得不少中国企不得不放弃欧盟的皮鞋市场,导致出口急剧下降。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7月,广东鞋出口均价为2.9美元/双,同比下跌6.4%;总出口额下滑5.7%,为57.4亿美元。
欧盟的这项建议遭到了全球鞋业生产商和欧洲大型零售商的集体抗议。业内人士分析,本次欧盟的最终决定很可能做出某种妥协,新提议会主张惩罚性关税征收期为15个月,而不是常规的5年期。还可能将童鞋和运动鞋排除在惩罚性征税商品范围之外。
产业结构惹的祸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中国频繁遭遇到贸易保护的根源,在于中国出口的产品,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属于过剩产品。
“你卖得多,人家就卖得少。”张燕生介绍,同为出口大国,像德国就很少遭遇到贸易壁垒。“因为它卖的是附加值高的机器等产品,别人生产不了,必然对德国有依赖,不会产生贸易摩擦。”
不过,要靠产业升级来减少贸易摩擦,显然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有关专家建议,短期内贸易结构尚未改变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还是要通过积极应诉来应对贸易壁垒。
中国驻印度商务使馆分析指出,中国企业应诉率仍然较低。像印度在2008年14起做出终裁的案件中,中方企业应诉的只有8起,仅比2007年11起终裁案件中应诉6起略有提高。
印度德里大学国际贸易教授阿蒂亚也指出,WTO对反倾销措施应用的规定相对宽泛,一些反倾销措施是基于印方提供的数据,并以印度成本为标准认定倾销,这并不合理,中国企业需加强对反倾销调查的应对,提供中国成本的数据。
位于新德里的一家“印中贸易中心”的负责人米什拉建议,中国企业还可以通过商务使馆等渠道,加强与当地商会的沟通,并借助商会的平台,增加与当地政府的沟通。
- 上一篇:欧盟委员会对我鞋类反倾销采取折中方案
- 下一篇:通胀持续冲击!美国鞋类产品需求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