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第四届中国裘皮产业发展论坛
中国鞋网10月30日讯,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裘皮产业将何去何从,这是摆在裘皮产业链上每一位企业家面前的必须解答的问题。就像此次论坛的特邀嘉宾蒋衡杰先生说的那样,中国裘皮产业应该力求“突变”,追求裘皮服装的“品质”、“品牌”和“品味”,在产业发展中找准定位,做好质量,做响品牌,做好创意,这才是中国裘皮产业发展的正道。
突围>蜕变 2009第四届中国裘皮产业发展论坛
面对中国裘皮产业资源趋紧,环保压力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制约因素,论坛演讲嘉宾苏超英先生总结了中国皮草业的发展特征:第一,行业发展趋于成熟;第二,皮草服装呈现时尚化;第三,内销市场迅速扩大;第四,交易市场升级进一步提速;第五,产业支撑作用凸现;第六,品牌运作初露端倪;第七,皮草应用领域逐步扩大。
在此次论坛中,北美裘皮协会国际事务总监DianeBenedetti女士作了2010年裘皮服饰趋势发布,主办方还邀请了哥本哈根皮草销售总监ErikNeergaard,美国传奇毛皮拍卖行副总裁泰戴尔发表演讲。
相关链接:
余姚裘皮从小作坊到中国最大水貂皮服装集散地的转变
浙江省余姚市朗霞街道30年前,还是一块不“毛”之地,30年后的今天这里却生产了全国四分之一的裘皮服装!这就是余姚市朗霞人演绎的裘皮产业奇迹。
从2008年以来,在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作为高端服饰的裘皮消费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过,据余姚中国裘皮城洪伯安董事长介绍:“2008年裘皮城内的商铺普遍生意兴旺,90%以上的裘皮服饰销售一空,成交量同期增长近30%。”
今天,这里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中国裘皮业每一根敏感的神经,已成为中国裘皮业的晴雨表。
- 上一篇:广东从印度进口皮革制品大幅降低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