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制鞋业驶入“快车道” 从业人员3.5万
【中国鞋网】“高密制鞋业老企业不断扩规模、上产量,新企业也层出不穷,大有铺天盖地之势,规模上点多面广量大,骨干群体迅速崛起,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很多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超出了我的想象。”10月31日,在山东省高密市首届鞋业发展论坛上,应邀出席的山东省皮革行业协会会长于永昌对高密市制鞋业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制鞋业是山东省高密市的传统产业,也是山东省高密市主导产业和“四小商品”之一,高密市对此高度重视,开辟了专门的产业园区,制定了标准高且操作性强的产业发展规划,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工作,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得到加强,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经过近几年的重点培育,高密市制鞋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07年,高密市被评为“山东省制鞋业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制鞋企业发展到78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家,带动从业人员3.5万人,产品主要包括时装鞋、旅游鞋、休闲鞋、运动鞋、劳保鞋5大类,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9月份,全市制鞋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5%,其中规模以上制鞋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3%。
在高密市制鞋业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由家庭作坊式生产向规模化生产、现代化管理、品牌培育转型的同时,高密市已经逐步形成了从生产、经营、鞋样设计到运输、市场销售、物流配送的完整体系,构建起涵盖制鞋行业上、中、下游企业优势互补、良性发展的格局。碾头鞋材城,现有商家200多户,主营鞋料供应、鞋样设计、鞋楦加工,是胶东半岛最大的鞋业原材物料基地。全市有50多家纸箱厂专为制鞋企业配套生产鞋盒、鞋箱。鞋业物流,已发展托运业户70多家,专业托运线路18条,发展起顺达物流、全顺物流等10多家现代物流企业。
随着高密市制鞋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鞋业名牌名商标不断产生。“海宇”于2007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今年高密市又有3家企业争取到山东省著名商标。目前全市共注册各类鞋业商标126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6件,山东省轻工名牌11件。部分企业还通过了欧洲CE、加拿大CSA、美国WRAP等质量体系认证,为高密鞋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自去年与青岛双星集团建立友好关系后,高密市实现了制鞋企业与大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对接。今年,双星集团国家鞋类检测中心高密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高密市制鞋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另一方面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提高产品竞争力。
- 上一篇:乔丹秀场发布—时尚设计与赛事科技完美结合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