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集中治污制革企业
众所周知,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然而,走进辛集,记者却被这里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街道和秀美迷人的景观风貌所吸引。
“建设制革工业园区,实行污水集中处理不仅推进了辛集市制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带来了城市面貌和城市功能的大提升。”辛集市环保局局长曹建生深有感触。
制革企业全部进区 污水统一集中处理
“为彻底解决皮革业的污染问题,辛集市建设了制革工业区,彻底取缔区外制革企业,采取集中治污、统一管理的策略,将制革企业全部搬进制革工业区。”曹建生说,辛集市建立了企业初级治理、园区专业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治理的三级污水治理结构。
记者在辛集市东侧的工业园区看到,制革企业一个连着一个,紧邻这些制革企业,就是辛集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内的66家企业的废水在经过两次处理之后,再汇总到这里经过最后处理后达标排放。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排污口记者看到,经过多道处理关的水清澈透明略呈微黄,闻起来没什么异味。
这样的水质,在辛集市制革企业蓬勃发展之初是很难看到的。据辛集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张扬介绍,制革企业在发展之初主要分布在乡村,大都为作坊式分散生产,在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彻底解决皮革业的污染问题,辛集市组织环保、工商、电力、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对全市各乡村的小制革企业进行清理整顿。至1997年年底,大部分小规模皮革企业停产,较大规模的制革企业全部进区发展。”张扬说,这样有效地解决了单个企业治污成本高、效果难以控制的难题。
目前,辛集市已建成了5座制革污水处理设施,日污水处理能力达4.5万吨,投资1.38亿元的1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良好,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同时,从去年开始,辛集市还在制革企业强制推广铬液、灰碱液循环利用技术和超载转鼓等新设备。
污水超标短信报警 烟囱冒烟自动抓拍
“10月11日,大李53.6,水处理中心54.6;10月12日,大李68.5,水处理中心94.6……”这是辛集市出境断面和辛集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化学需氧量,这些数据每天都会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张扬的手机上。
“技术人员每天都会按要求把当天的水质情况、空气质量情况发送过来。”张扬说,我们对市区1269个排污口都进行了排号编队,对每个排污口的设置、所有权、污水来源等情况都建立了管理档案,并且建设了在线监控平台、12台COD在线自动监测装置等监控设施,只要有水质超标现象,无论是在白天还是晚上,我的手机就会收到短信,而且会连续发送6次。
不光是水污染控制采用了先进的监控设备,在辛集市环保局的楼顶上,还有一个烟尘监控设备,将整个辛集市区范围内的烟囱尽收“眼底”。
“这是投资12万元建设的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烟尘监控系统,只要有烟囱冒了黑烟,就可以进行图像抓拍取证,同时指挥监察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有效处置。”张扬说,这一措施有效控制了市区烟尘排放。
经过一系列整治行动,辛集市的市区水质、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08年,辛集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处理达标率均达到100%,出水COD浓度稳定在100mg/L以内。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9天,比2007年增加了15天,而今年截至10月15日,二级以上天数已达274天
建设景观精品工程 提升城市品位魅力
在辛集市污水处理厂,大卡车不断进出,建筑工人正在紧张施工。据介绍,按照计划,11月,这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将完成一次升级改造,升级后,出水水质将由国家二级标准提高到一级A的水平,出水化学需氧量浓度将从100mg/L下降到50mg/L以内,目前厌氧池、细格栅、V型滤池、二次提升泵等土建工程已完成。
不光是对水质排放要求不断提升,辛集市还不断完善“东工业、西居住、南仓储、北行政”的主体格局和详细规划,着力建设景观精品工程,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魅力。
辛集市火车站广场改造项目二期工程正在进行中,1.72万平方米的广场铺装、5000平方米的绿化以及广场喷泉、亮化灯等景观设施建设已完成。
与此同时,辛集市还将建设红枫湖公园、森林公园、天骄公园、金城公园4个公园,新增城市绿地1600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未来,辛集将结合历史、文化、产业、区位特点,突出绿色城市、中国皮都、宜居城市三大特色。
- 上一篇:瓯海区政协主席调研瓯海皮革行业发展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