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财政科技支出助推皮革等产业发展
中国鞋网03月27日讯,建设“孵化器”
位于城北的市科创中心规划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5亿元。其中一期工程于去年12月开工,有望在今年8月投入使用。
市科技局局长茅伟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2009年市科创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将对海宁市科技创新工作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如何把握时机,建好、管好、运作好科创中心,使其成为高科技项目、高科技人才和共性技术的攻关与研究的聚集地,成为海宁市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科创中心除了将高科技项目进行孵化外,也努力把优秀的科研型人才培养成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孵化器”的意义就在于“产、学、研”三者更紧密地联系,创新资源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今,科技活动已经渗透到海宁市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等方方面面,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成效日渐明显,技术开发、技术引进、专利申请和保护等工作,都取得了很大发展。2009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首次超过1亿元。
36家高新技术企业一年产值81亿元
块状经济的迅猛发展,行业、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得有声有色。浙江皮革工业研究中心(海宁皮革研究院)成为皮革行业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而同为海宁市三大支柱产业的经编和家纺产业,浙江省嘉兴经编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海宁家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也已获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另外,太阳能产品检测中心已经组建并投入运行,太阳能光伏创新服务中心也正在筹建中。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大幅提升,市级研发中心数达到78家,“企业研发中心三年全覆盖计划”得到有效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得到加强,逐年增加。
2009年,晶科新能源等16家企业被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锦达公司被认定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新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嘉兴市高新技术企业4家。据统计,列入统计范围的36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工业产值81.85亿元,实现利税11.08亿元,创汇3.52亿美元。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今年1月,四川大学皮革清洁国家级实验室在海宁皮革研究院建立分中心,今后每年将在海宁推广2至3项项科研技术成果。目前,国际科技合作再创新产业化项目“新型循环高校节水与清洁化制革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已通过省级验收,正式在兄弟皮革和富绅皮革两家企业试点投入生产。
去年,省政府派出的皮革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服务组,为做强做大海宁市皮革产业提供了科技支撑。组建经编产业专家服务组和家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科技小分队,目前也已被列入市科技局的工作日程安排。今年初,以皮革产业发展趋势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期科技论坛成功举办,众多企业主在听取专家学者对未来市场发展的预期后,增强了长足发展的信心。
茅伟明说,以科技项目为抓手,以科研成果产业化为目的,优化产学研科技合作机制,与高校共建新技术转化、技术创新、研究生社会实践三个基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上一篇:河南过剩制革产能海外淘金的一个样板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