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皮革协会深入研讨皮革行业“十二五”规划
中国鞋网04月22日讯,在4月19日至23日于云南丽江召开的2010全国地方皮革协会工作会议暨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对编制皮革行业“十二五”规划进行了深入研讨,各地方皮革协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回顾与启迪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快结构调整,而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基础上。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一年多的洗礼后,对此体会越来越深刻,这是我们编制“十二五”规划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根据国家提出的宏观层面的三个转变,要思考皮革行业“十二五”规划中如何提出皮革行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途径或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加快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而转变发展方式是总的战略要求;结构调整是实现这一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
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结构调整:
(1)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居民消费,居民首先要有较宽裕的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2)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农民大规模地转向城市,不仅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需求,也为扩大消费提供强大动力。
(3)区域结构。要根据各地资源和条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
(4)社会保障结构。社会保障是安定人心,鼓励消费的基础。
(5)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
我国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基础上。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警示我们,对一个大国而言,绝不能把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寄托在外需上,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切实采取措施促进消费增长。
在我们回顾学习上述内容中,不仅对行业调整结构的思路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也向我们传递了未来二三十年国内市场潜在的广阔空间。
二、思考及建议
我们在2009年9月于上海召开的中国皮革协会六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要探讨的七大问题:
1、在产业转移的进程中,要注重产业链转移,实现产业集聚,合理布局,做到有序转移和有效承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相关各方的力量,形成相互配合、协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2、在皮革产业链中,制革是基石,但其污染问题成为生存发展的瓶颈,要引导制革产业进入符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现代化大工业生产阶段,进一步完善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产业链的优势。
3、为了克服产业同质化竞争,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要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形成以自主品牌为核心,以优良质量为根本,以渠道控制、设计创新为动力,引导市场和潮流方向的大型集团公司。
4、把分散的行业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企业该大则大,既大又强,该小则小,既专且精,形成专业分工、大小结合、各有特色、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5、保持我国皮革产品内外销市场的黄金比例,也就是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总产值的比重,五年前是57%,目前是33%,比较理想的状态应该是40%左右。
6、保持我国内销市场中城市与乡镇的合理比例,目前城市人口6.22亿,乡村人口7.13亿,女性人口6.87亿,男性人口6.48亿,通过细分市场,积极发掘新的市场潜力。
7、保持我国皮革产品高、中、低端的合理比例,在国内外市场需求中,中、低端产品始终是常青的、是主流,但也要注重提高、中、低端产品的附加值,做中、低价格的优质产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上一篇:2010年中国皮革协会五项创新性工作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