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纺织鞋服类“傍名人”无法取悦顾客

纺织鞋服类“傍名人”无法取悦顾客

2010-10-18 08:50:43 来源:第一纺织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10月18日讯,中国的纺织鞋服类品牌不乏将名人明星作为企业的品牌名称,也有将品牌名称做成与明星的名字谐音,以实现自身品牌价格和价值的迅速攀升,如乔丹,有很多消费者认为运动休闲品牌乔丹是美国品牌,其实它是一个纯正“国产血统”的品牌。而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标有“姚明”、“姚明一代”、“姚明一族”等文字或类似图案的篮球、运动鞋、服装及其他产品,而姚明曾发表声明称,自己从未授权给除“锐步”之外任何其他运动服装、鞋类企业利用个人肖像进行商业推广。2007年南昌某服装公司打出广告,将孔子和老子作为该公司的西装模特。该行为引起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和评价,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但同时也招来了广泛批评。

    纺织鞋服类品牌利用名人打营销擦边球有什么好处?来自服装时报和第一纺织网的联合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品牌能够通过“傍名人”使品牌的名称便于记忆;吸人眼球,能迅速切入市场;免费让名人为品牌做广告,节约广告费用;吸引媒体炒作,再次扩大知名度。这四点均占25.00%。

    纺织鞋服类品牌“傍名人”的不良影响又有哪些?由于未经名人许可,无法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正面形象;有侵犯名人姓名使用权的嫌疑,很可能被起诉;名人若出事端,会给品牌造成直接负面影响这三点均是受访者认为的不良影响。

    对于纺织鞋服类品牌利用名人“打擦边球”,23.40%的受访者支持这种做法,而且他们觉得这种做法很有意思、比较吸引人;12.21%的受访者反对这种行为,他们觉得这完全是对名人的极大冒犯;64.39%的受访者对此并无看法。

    而对于这类利用名人“打擦边球”的纺织鞋服类产品,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会去购买的受访者为29.94%;5.67%的受访者坚决抵制;64.39%的受访者认为得视产品质量而定。

    由此看来,营销形式并是不消费者的关注重点,产品本身才是重点。受访者认为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是这类“傍名人”的品牌若想有长远发展必须抓住的关键。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