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触动外贸鞋企敏感神经
中国鞋网10月27日讯,上周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揭幕的环球资源采购交易会上,参展的福建企业反映,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的态势让他们感到经营压力,他们对产品涨价空间的挖掘速度完全跟不上产品成本的上升速度。对此,专业人士称,可以通过采用远期结售汇等金融工具,以及自主创新发展核心业务等办法,规避当前形势下的外贸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2010年环球资源采购交易会秋季展参展商的与会情况反映出全球经济回暖的良好势头,展会大部分参展商来自大中华地区。中国正带领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中国外贸出口在5月及7月份同比增长分别为48.5%及38.1%,这些数据都是强而有力的证明。”
全球经济回暖,外贸订单增加了,但外贸企业“高兴”不起来。记者在展会上采访了解到,汇率变动、全球加息潮的升温、人民币升值预期等,让外贸企业格外地谨慎起来。
大单化小 长单化短
今年进入9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就开始一路攀升,并不断创下历史新高。9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于6.6997,一举冲破6.7关口,进入了“6.6时代”。这个数字意味着,自中国人民银行6月19日宣布重启汇改以来,短短三个多月时间,人民币已经升值2.12%。
记者在展会上采访发现,人民币汇率牵动着外贸出口企业的敏感神经。虽然美国原定于北京时间10月16日发布最新一期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推迟出炉,中美之间的“货币战”风险暂缓,但对于中国外贸企业而言,随时可能发生的汇率摩擦仍然是“楼上的另外一只靴子”。
“最近人民币汇率迭创新高,我们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不少了,上半年签下的几笔出口订单已经濒临亏损了。”展会上,多家外贸企业为此显得忧心忡忡。泉州一家箱包出口公司的陈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考虑到汇率变动大,不好把握,他们接单都得非常小心,大单和长单不敢轻易接,并尽量把一些大单化小、长单化短。
“我时刻关心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福建省日用化学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泉州倍斯豪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国勇已连续多年赴港参加环球资源采购交易会,他的公司主要生产沐浴礼品套装,产品销往欧美国家。他向记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比价已经逼近多数外贸企业升值预期的“临界点”了。人民币每升值1%,对外贸企业而言,就是直接减少1%的利润。现在每一个基点的变动,都会让企业感到压力。“像我们这行业,订单周期长,从谈判、下单到出货要9个月左右的时间,人民币稍微一升值,有些长单、大单可能就会出现亏损。”苏国勇表示。
产品涨价空间不大
面对人民币加速升值态势,新接的订单要不要提价?对于这个问题,参展外贸企业都很纠结。
泉州恒星集团有限公司展位上的仿古家具不时吸引一些欧美采购商前来询价。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金中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产品出口欧美已有20多年,与一些采购商保持长年合作关系,在国外也有一些忠诚的顾客,所以他们的订单一直不缺。但今年以来工人不好招,生产力不足,一些订单便不敢接。“今年工人工资都涨了三次,普通工人1500元,技术工2000—2800元。厂里工人回老家帮我们招工,来回的路费全报销,招来的人做到年底,企业还得给推荐人300元奖励。仅仅招一个工人的成本费用就要1200元。“吴金中介绍说。
“虽然成本压力一直在上升,但我们这两年大都在做翻单产品,要提价较难。”吴金中同时表示,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商品竞争力减弱。“人民币升值后,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只有进一步下调产品价格,这不能不对我们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他说。
据苏国勇介绍,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际买家的采购策略产生了一些变化。例如,他们一直与美国平价商品零售商DollarGeneralCorp(简称“DG”)合作。DG此前由他们在香港的直属机构负责亚洲区域的采购。今年,他们则委托一家专业的代理机构进行采购,专业代理机构会进行更广泛的比较来确定供应商,以找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而这对供应商来说是个挑战。“近年来,厦门、福州、泉州等地的日化及化妆品进出口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一些相互压价的无序竞争,要涨价谈何容易啊!”苏国勇说。
泉州一箱包有限公司的李姓负责人无奈地向记者表示,现在做箱包行业,同质化竞争太多,价格战仍然是主要的竞争方式。“这边原材料在上涨,那边又要跟别的企业拼价格,而欧美国家采购商刚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希望采购一些价廉物美的商品。除了少数几种新产品外,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出口产品没有提价。”李先生表示。
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环球资源采购交易会开幕的当天,正好是央行发布加息消息的第二天,香港各大媒体在显著版面刊登了这条消息。一些参展出口企业谈起了自己的看法。
“加息后中小企业日子会更难过。”泉州明全服饰有限公司陈先生分析,今年以来,因为棉价飙涨、人民币升值及用工成本上涨等因素,企业利润空间已被压缩,服装外贸企业生存压力都很大。“此时加息,意味着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将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将降低,出口企业的生存将更为困难。 ”陈先生表示。
国家统计局本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5.5%。其中,9月份PPI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6%。“原材料疯涨,服装每年只按两季发布,价格早已确定,制造商只能硬扛着内部消化。”广东省虎门镇新新服装有限公司的庄先生向记者表示,央行加息的目的在于控制国内通货膨胀,而对于从国际上购买原材料的企业来说,外贸企业尤其是下游出口企业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在融资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想方设法平衡压力。如加大采购规模来提升议价能力、提升产品合格率和人工效率 ,降低银行加息带来的压力。”庄先生对记者说。
想方设法规避风险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不少外贸企业未雨绸缪,已经采取一些措施应对未来可能的升值压力。
策略一:采用远期结售汇等金融工具
对于绕不开的汇率问题,一批外贸企业开始采用远期结售汇等银行业务来规避风险。
“外贸企业外汇结算量很高,汇率是对他们企业财务状况造成影响的一项重要指标。” 环球资源展览部总裁黄谭伟先生与外贸企业打了20多年的交道,对于汇率对外贸企业的重要性,他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最常用的避险工具。”黄谭伟先生介绍说,开展远期结售汇可以充分利用远期结售汇的套期保值功能,通过远期结汇操作熨平汇率波动对外贸公司的影响,使公司专注于生产经营,在汇率发生大幅波动时,公司仍保持一个稳定的利润水平。
“我们也采用远期结售汇,但一般时间不敢太长,也就3—6月,额度也只在300万元—800万元之间。”吴金中对记者表示。
中国银行厦门分行国际业务部张小姐称,重启汇改后,汇率波动加剧,企业可以适时锁定远期汇率,规避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也可以锁定单笔订单业务的汇率,以此锁定收益。“不过,远期结售汇也存在一定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及延期交割等。外贸企业要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遵循锁定汇率风险、套期保值原则,不做投机性、套利性交易操作。”张小姐提醒说。
张小姐还建议,鉴于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客户在融资方式上可多选择美元贷款。其次,出口企业还可以采取包括签订短期合同、实行梯度报价、协商使用浮动汇率等办法来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
除银行产品外,信用保险也同样可有效规避汇率风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规避汇率风险,尤其是人民币升值方面,出口信用保险下的贸易融资也很管用。据介绍,企业通过押汇获得的外币贷款可以结汇成人民币使用,提前锁定汇率。
策略二: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
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对于经常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的进出口企业来说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汇率风险。而去年7月启动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就可以让出口企业绕过美元,直接通过人民币来与海外买家进行结算,这样对企业来说不仅提前锁定了成本和收入,还避免了不小的汇率风险。
记者了解到,闽南外贸企业目前开展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大多以关联企业间的付款为主,而且进口业务占了绝大多数。境内的出口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议价能力相对较低,加上国际上人民币的可得性等因素,使得目前出口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相对较小。
渣打银行厦门分行行长徐苏闽对此表示,企业要说服贸易伙伴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不要只想着自己,要和贸易伙伴共同合作,把采用人民币结算获取的利益进行分享,从而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成本,努力争取“双赢”。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以及各种鼓励人民币在海外运用的措施不断出台,全球各地的贸易企业对人民币结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运用将逐渐增多。外贸企业不妨大胆试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徐苏闽表示。
汇丰银行日前公布的最新一项针对全球贸易企业景气度的调查显示,随着人民币结算在全球贸易中的推广,海内外的贸易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正在增强,一半左右的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企业表示未来半年内会考虑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而中国内地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外贸企业表示将考虑人民币结算,这个比例已接近欧元。
策略三:自主创新比价格重要
除了通过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外,外贸企业通过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品质取胜,提高竞争力,则是根本的途径。
厦门恒好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在此次采购交易会上设置了两个展位,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旗下的研发中心每年开发新产品超过300款,目前已取得100多项野餐包等休闲产品的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这样的实力使得该公司对于国际市场信心满满。
“要想在汇率问题上掌握主动,关键在于要有自主研发能力或高附加值的产品。”厦门恒好旅游用品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林焱坦言,自主创新使得他们在金融危机期间受到的影响明显要小于那些低端的企业,“在订单量及出口价格上,也都有更为宽松的空间”。
对此,黄谭伟先生也表示认同。他说:“虽然价格很重要,但价格不是最后起决定作用的,你便宜,别人还可以比你更便宜,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核心业务,才能吸引住一批稳定的买家。”
环球资源的一份调查显示,国际买家寻找的新供应商应该具备的条件是:有一定的研发及制造能力,符合国际标准、财务稳定、提供灵活的生产计划、接收小额订单、有丰富的外贸经验。
策略四:打响品牌不急于求成
国内市场的不断发展成为许多外贸企业的有力支持。吴金中向记者表示,他们去年开始尝试内销市场,以减少汇率影响。但内销需要打品牌和建立销售渠道,这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是个挑战。
厦门恒好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是两年前开始在内销市场自创品牌的。“品牌很重要!我们自有品牌在国内销售的利润,比贴牌生产出口的利润高出一倍。”林焱透露道。“但做国内市场需要树立品牌形象、建立销售渠道,这些都需要大把砸钱,而且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创品牌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一开始不能对国内市场抱有过高的幻想。”林焱提醒道。
■相关链接
远期结售汇
业务远期结售汇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外汇避险金融产品。其交易原理是,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约定未来结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期限及汇率,到期时按照该协议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的结售汇业务,从而锁定当期结售汇成本。外贸公司在具体操作上,以远期结汇汇率为基础向客户报价,同时根据外币回款预测与银行签订远期结汇合约,从而锁定公司的汇率风险。
- 上一篇:寻找新兴市场成为鞋企重中之重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 CURRY 12 "WHAT THE BAY" 鸳鸯配色发布,致敬湾区传奇与全明星荣耀
- 耐克全新品牌宣传片《不争辩,只争胜》,致敬女性运动员和运动的力量
- 奥康情人节礼物已送达!
- On 昂跑推出 Cloudsurfer 家族革新之作 Cloudsurfer 2 训练型跑鞋
- 高蒂女鞋GAODI情人节特辑 | 以鞋为礼,步步生爱
- 诺贝达女鞋ROBERTA DI CAMERINO来点水钻高端局
- 其乐
- 公羊
- 迪欧摩尼
- 法洛蕾
- 斯米尔
- Charles&Keith
- 骆驼服饰
- 啄木鸟包包
- 康莉
- 金狐狸包包
- 老鞋匠
- 唯聚时代
- 德尼尔森
- 莱斯佩斯
- 花椒星球
- 红蜻蜓童鞋
- 意尔康
- 途漾潮鞋
- 康奈
- 四季熊童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