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牌动态 > 安踏品牌倾力打造国际化大品牌

安踏品牌倾力打造国际化大品牌

2010-12-25 08:24:3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品牌动态】 晋江商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企业家的气质。尽管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他们嗅觉敏锐、敢闯敢拼、勤奋精进——这在过去十年造就了晋江品牌的勃勃生机,也使它们从草创阶段逐渐迈入资本层面,并期冀未来有一天能向耐克、阿迪达斯和彪马叫板。

    作为晋江系的代表人物,安踏创始人丁世忠常被视作不善言谈、为人低调,但和所有怀揣创业激情的晋江商人一样,丁从不安于现状,并力求主导一切:大公司,大品牌,以及能够真正实现的“基业长青”。

    初中毕业后便“自谋出路”的丁世忠,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带领安踏从一家只有几百万营业额的制鞋工厂成长为年销售60亿元的上市公司。他还不止一次地直言,安踏的目标就是超越李宁。

    在这个类似奇迹的商业故事中,一切回想起来都有些不可思议。1994年,当中国的运动爱好者还为拥有一双阿迪达斯或耐克鞋引以为傲时,安踏品牌才刚刚创立。最初的几年,丁世忠依旧靠苦苦为其他企业代工挣钱,那时的安踏商标仅仅是简单的汉语拼音,甚至没有进行注册,一年的营业额只有几百万。

    从小在父亲的鞋作坊里耳濡目染的丁世忠,眼睁睁地看着家里人以极低的价格将半手工制作的鞋作为OEM订单,提供给国际大牌,再以高价销往世界各个角落。他的脑中开始隐约浮现“做自有品牌,做内销市场”的念头,这在当时被看做一次大胆又疯狂的尝试。

    1999年,丁世忠力排众议,花80万重金聘请世界冠军孔令辉担任安踏品牌代言人,并赌上了全年利润在央视大打广告。那时的安踏,销售额不过5000万元,利润只有400万。出人意料的是,那一次的赌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晋江的其他品牌开始争相效仿,这个弹丸之地也迅速聚集了前来淘金的广告人与明星经纪人。

    从那以后,安踏完成了从生产到自营销售体系的构建,并着重在二三线城市渗透。“我们需要变成价值链的领导者。”丁世忠说道,面对越来越多的模仿者,他时时思考着如何跑得更快,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晋江占据先机。

    但一段时间后,高速的奔跑开始让丁世忠感到压力。快速增长的营业额,不断膨胀的团队,让他明白仅仅依靠经验已无法超越管理的极限。安踏自身培养人才的速度也无法跟上公司成长的速度。 “去家族化”成了安踏绕不开的坎。

    2006年起,西装笔挺的咨询顾问们开始频繁出入安踏的各个部门:科尔尼帮公司规划了战略,浩腾代理了媒介投放,毕马威担任了会计,智威汤逊则外包了品牌管理。安踏的高层们花了大量精力,与咨询顾问们一起发现和解决问题。

    做完内部的梳理后,安踏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这可以看做公司从家族控制走向系统化运营的一个标志。与此同时,职业经理人们被丁世忠相继请到了安踏,管理团队正日益变得多元化。

    充足的人才储备,也让丁世忠越发有底气进行新的冒险。去年,安踏历史上发生了两桩大事,一是成功竞标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COC)的合作伙伴,二是花4亿港元收购意大利品牌FILA的中国商标所有权及港澳零售业务。对丁世忠而言,收购国际高端品牌多少让公司在与阿迪达斯的赛跑中更进一步。当然,FILA从正式收购至今只有11个月,整合后的效益尚未体现。

    在抑制不住的高端冲动下,“安踏未来的定位一定是多品牌的管理公司”,丁世忠再次强调。站上资本竞逐的竞争层面后,他所要做的,就是继续把握好变革与稳健的平衡。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