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用工大订单遭遇意外尴尬
本报以《8000岗位等你来抢》为题报道了青岛市数十家企业将在我省招收8000人的消息后,兰州人并未“买账”。25日,记者在报名点兰州中心劳动力市场获悉,在两天的报名时间中,仅有20人前来咨询,填表者只有5人。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省1000多万农村劳动力中,每年有300余万富余人员需转移就业,再加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加入,在省内找不到就业岗位的人员不在少数。此次青岛在我省首批大量招收熟练缝纫工、纺织工、电焊工等,但报名者的积极性与用工单位的急切心情相差甚远,为此,本报记者前往有关各方进行了采访。
报名处 呈现两种现象
报名处郭先生说,这两天的报名呈现5多5少两种现象,即打电话咨询的多,真正报名填表的少;兰州本地人少,定西、临夏等地的多;城市下岗工少,农民工多;希望几个人同去的多,单独去的少;未接受过培训的多,持技术等级证的少。
打工者 担心出外受骗
在报名现场,通渭来的一女子告诉记者,从电视、报纸上经常看到和听同伴讲,出外务工的打工者被骗事件经常发生,工作生活条件差不说,还被克扣工资,甚至被限制人身自由。此次是从《兰州晨报》上看到信息,又是政府劳务部门组织的,才来了解情况,如有可能多叫上几个同村姑娘一块去,既有安全感,遇事也能相互照应。
就业中心 阻碍因素较多
省劳动厅再就业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省再就业中心等单位每年从省外获得的用工信息不在少数,但无业人员并不“领情”。这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观念难改变,放不下架子,政府宣传不够,就业渠道不畅,担心打工单位实际情况不如广告上好,怕上当受骗。
专家观点 观念是大障碍
省社科院专家指出,我省每年劳务输出呈现四大特点:即到建筑队打工的最为普遍,以提供简单体力劳动为主;到城市干餐饮服务业的,以年轻姑娘和小伙居多;赴新疆摘棉花,由于结算及时等原因,虽苦但吸引了很多人;到外地工厂做工,虽说能学点技术,但因路途远,仍未热起来。从长远角度看,去外地打工,应是我省今后劳务输出的热点和亮点,必须改变陈旧观念这个最大障碍。(梁峡林、李国林)
- 上一篇:杭城特色才市圈点
- 下一篇:金山有位坚守了几十年的“宝藏”修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