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动股市 关注三类机会
【中国鞋网-鞋企股市】5月初,为数众多的市场人士还都比较认同2800点左右已接近了A股的估值底部区域,因为既然把年内主要政策目标定为抗通胀为主,那么就需要主动性地控制经济增速,一旦抗通胀形势有所缓解,那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在下半年得到改变,经济增速自然会回归正常发展趋势。按这一逻辑,一切既然都在掌握之中,其中包括股指的回落,那么2800点历史估值低位区域成底也就理所当然。
持续旱灾拖累
紧缩退出延后
5月中旬起老天不给力,旱灾现象日益严重,足以成为改变以上逻辑的重要因素。如果灾情不能缓解,春节后本已缓解的食品价格如再掀起一轮上升周期,则CPI将承受的上涨压力也可能再次增强。CPI5月的数据如继续上行,这也将迫使央行继续延续目前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间点不得不延后,并对经济增速造成更大的压力。
连环负面冲击
探底实属必然
旱灾造成的另一重大后果是水电资源严重不足。在这种连环负面因素的不断影响之下,A股只能选择继续向下探寻底部。而5月下旬A股市场的表现也正是对经济面更深层次担忧的体现,我们必须对形势进一步转坏有心理预期,因为暂时看不到针对这些负面变化有任何直接有效的措施产生。也就是说面对这种大自然的变化,现在人们能做的只是承受,缺乏有效的办法。
加重整体利空
局部产业利好
旱情对整个A股市场非常不利,但也对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形成正面刺激,这在上周的行情中已经有所体现。只是大家对旱情可能的持续性需做出一定的心理准备,对相关行业和公司保持足够的关注度。
可关注方向有:
受益于水利建设器材的公司,如主营供水、排水管道的青龙管业以及从事水泵业务的新界泵业、利欧股份等。要补充说明的是,如果在枯水期,对小水电站来说,可以采取利用水泵把水抽到上游,然后再采取循环利用的方式来保持水利发电的连贯性,因此在旱情的影响下,市场对水泵的需求量可能会超过人们的预期。
因为旱情而加大涨价预期的农副产品,包括种子、猪肉,鱼、鸡肉等等。目前国内大米、鲤鱼、花生等农副产品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上涨,且仍在上涨的趋势过程之中,对相关受益上市公司也可持续关注。如隆平高科、雏鹰农牧、新希望、大湖股份、圣农发展等公司。
由于旱情导致水电供应紧张,则对节水节电设备也带来一定的投资机遇。例如目前在节电领域已经小有心得的东方电子以及节水概念大禹节水等也可适当关注。
干旱助推通胀
5月CPI或创
34个月新高
长江中下游正遭遇特大干旱,市场上对于粮食减产的担忧情绪逐渐升温,部分地区蔬菜价格已现大幅反弹。多家机构预测,5月CPI仍将维持高位,同比增长预计会在5%以上。
民政部救灾司的数据显示,据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省民政厅报告,截至5月27日,共有3483.3万人遭受旱灾,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专家认为,持续的旱情将给国内通胀形势带来严峻考验。
华创证券根据5月前三周食品价格变化趋势,将5月CPI预测值由5.4%上调至5.5%。如果预测实现,这将成为CPI近34个月以来的新高。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预计5月通胀将再创新高,同比增幅将达到5.7%,6月通胀继续上行,超过6.3%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