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鞋企“哑铃式”扩张转型与融资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很多越过了创业这一阶段,面临的就是转型扩张问题。那么,怎么扩张呢?路有千万条,在这里我们就谈一下广义的融资与鞋企扩张转型。什么叫广义融资?它传达一个理念,叫做“少一份耕耘,多一份收获”。大家知道,我国有一句俗话,“多一份耕耘,多一分收获”,就我们古代农业而言,多耕种、多锄、多刨就能多一份收获。人们推而广之,把这句话推广到各个方面。可是,现代农业、现代科技教导我们不一定要费很多事,只要开动脑筋,启动智慧,就可以在少耕耘的条件下多收获。
传统的扩张的道路是从融资开始的,先融资、征土地、盖厂房、购设备、买材料、招员工,然后生产产品投入市场。这样的融资,我把它看作狭义的融资。而广义的融资视野也更开拓了,扩展到所有方面。广义融资和狭义融资相比,同样可以起到鞋企扩张的效果,而且路子要近得多,效果要好得多。
我们传统的融资路子是一种狭义融资。所谓“融”,就是融通搞活为我所用,效益的融资就是把资金搞活,从各个方面把资金搞来为了扩大企业所用。而做到这一点,要比狭义的融资、传统的老路省力得多。
除此外,广义的融资还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借势社会生产力。从我国或世界来看,生产力已经到了高度发达的水平,这些生产力能不能为扩大鞋企所用?完全可以。
讲一个案例,前几年我们给一家厂做咨询,这家机床厂原计划要融资4个亿,征用1万亩地,盖厂房,招工上万人来进行零配件生产,花4年的时间来完成企业扩建达3-4倍。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做法难度都很大,融资4个亿很不容易,征用土地很不容易,花4年扩张时间又过长。就现在看来,经过产品市场调研,4年后有没有变化呢?这风险是很大的。因此,我们经过一番调查以后给出建议,不要走这条路。企业只要盖一个很先进的水平很高的组装车间,把零部件生产全部实行外包,这样计算下来只花2000万,1年时间就能够达到原来的目标。那家企业采纳了我们的意见,花2000万造了一个水平很高的组装车间,一年就完成了,造车间的同时通过考察已经把全部的零部件落实了。这样当组装车间造好以后,第一批零部件已经全部集中起来了,一年时间组装成品投放市场。原计划是4年时间缩短到一年,原计划是4个亿到2000万,就这样2000万撬动4个亿,1年时间见效,效益相当可观。就这样,企业把社会生产力融合搞活了,解决了4年4个亿等一大堆问题。
但是,目前许多还在按照老的方法规划自己的道路。据我所知,适得其反的例子很多,不少鞋企在走完了扩张之路、投放市场以后,情况已经和它最初调研的结果大相径庭。所以在现有条件下,善于利用社会生产力,把它融通搞活为我所用,不仅能够节省资金、节省时间,还可以提高效益。
实际上,在现代条件下,企所有的生产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运行着。每一家鞋企都不敢说这个产品从头至尾是我造的。为什么特别是在中国现代就不能快速进入这样的生产状态?可见中国鞋企自有的习惯势力有多严重,企业家习惯看到厂房才舒服,习惯产品从头至尾都是自己造才舒服。
诚然,上面的例子说的是大企业。那么,中小企业能不能这样做?也可以,甚至创业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类似的例子就在浙江,有一家体育用品工厂,现在他的各种体育用品出口全世界,这家企业老总创业的时候,以儿童滑板起家。而且,做这个起家的时候并没有花掉多少钱。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企业家到福建考察,发现有个企业生产这个滑板,很简单的事情,他认为自己也能做。他先是买了两套回来之后,拆了所有零件给旁边的小厂,签订的合同是交货之后延迟两三个月再付加工费。在计划生产的时候就打出广告,产品非常畅销后成立自己的公司,组装完了,产品也完成了,销售出去了,资金也回笼了。这个人的创业用了多少钱吗?这样的例子很多,但是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够做到,这需要智慧。
第二,融生产资料,尽量不要去贷款。弄清楚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什么。比如远洋需要船,船是主要生产资料。大连有一家企业,原本是一家医药代理企业,赚了一点钱想搞远洋运输。这10多年以来出口很多,觉得远洋很好,赚钱潜力很大。北京举办培训班的时候,这家企业主去参加了,跟我说“陈教授给我融资几个亿,我想买几条船搞远洋”。他邀请我过去看,我看了之后建议他租船。其实,租船在中国很普遍,世界上很多国家大型生产资料租赁业很发达,世界有专门的租赁公司,船也是这样。于是他跟一家企业签合同租了一条船,合同约定一年付款四次,跑中国沿海、日本、韩国线路。相对远洋来说,这些线路还是短途的。我两年之后见到他,他已经拥有三条船了。就这样,钱并没有花多少,远洋公司就已经办起来了。
现在租赁业很发达,一次性投资花费很大,对很多企业来说,融资很困难。真正的企业家要开动脑筋和智慧,有钱要创业,没有钱也能扩张。在我看来,有钱赚钱那是小智慧,没有钱赚钱那才是大智慧。有人讲,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这种做法,在过去是要受到批判的。在我看来,空手能把狼套来,是有本事。按照法律、交易规则办事,一点也不违规。所以,没有钱能赚到钱才是大智慧。
第三,融企业经营方式,就是把企业的经营方式融通搞活。
传统的经营方式是什么都自己干。但是,有些企业就做自己最擅长的方面。最典型的就是耐克。只做科研、设计环节,中间的加工环节全部外包出去了。耗费资产的盖厂房,它丢掉不干。耐克鞋正是用这种方式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世界鞋业巨霸。其实它走的这条路并不复杂。温州企业巴拉巴拉,听了我的介绍受到很大的启发,回去之后就像耐克鞋抓两头,三年之内企业营业额达到了80个亿。现在规划在三年之内做三百个亿,这个效应是成倍增长的。
的成长是“哑铃式”的,与“哑铃式”相对应的就是“橄榄式”,就是只做加工。有“哑铃式”就有“橄榄式”,这是相对应的,实际上这也是分工的结果,这才能解套,不然跟谁配套呢?扩展到更多方面,鞋企还可以讲十大融资模式,如融市场、融人力、融商标、融技术、融产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