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毕业生求职左手要钱右手要闲
最近几场大型双选会,“90后”大学毕业生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少人尝试着为他们贴一张统一的标签。但记者发现,“90后”个体差异其实很大,因人而异,想要笼统地把“90后”用一个词概括,难免会以偏概全。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招聘旺季的到来,“90后”将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的视野。
应聘学生在填写个人简历。
明
自己想要什么清楚
樊超 重庆大学文新学院
茫
不知路在何方
夏伦馨 重庆工商大学计信学院
挑
左手要钱,右手要闲?
廖阳 重庆邮电大学
潮
颠覆传统求职方式
张子文 南方翻译学院
前天,陈家坪展览中心,夏伦馨与用人单位的一场对话,让人啼笑皆非。
“你们这缺人吗?”
“你看了?”
“那我这个专业,你们需要不?”
“你看我们的招聘启事,我们很需要啊。”
“哦,那你看我行不行?”
“……”
事后,夏伦馨与同学偶遇,聊起这件事,兴奋异常:“太搞笑了。”
夏伦馨觉得,去招聘会是毕业生应该体验的过程。“不亲身感受一下,仅凭着别人的描述,是不能真正了解求职情况的。”
“不知有多少学子类似我这样的想法。”夏伦馨说,幸好双选会的地点离她家不远,如果太远,或天气恶劣,也许她的兴奋很容易被浇灭。
她在现场转了几圈,看了招聘会上的百余家企业,很难找到真正感兴趣的。“说来惭愧,忙了这么一阵子,我自己也不知道真正感兴趣的东家应该是什么样。”相比之下,企业显然更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夏伦馨就这样无意识地从一家单位挤到下一家,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反正看到与专业相关的就挤过去,排队,递简历,简单面谈。从早上9点进场到下午快1点出场,投了差不多10家单位。“反正简历递出去了,成功与否,就不是我的事情了。”夏伦馨松了一口气。
26号早晨,廖阳起了个大早,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个双选会。手上拿着的是一张简单的简历:在一张纸上写上一些基本情况。简单打扮了一下,就来到双选会现场。
看到国迅电子正在招IT专员,他就上去试了一试。很快,现场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问了一些IT方面的问题就通知他去面试了。随后,他又来到四川古蔺郎酒的招聘台,这里正在招销售人员,他也将简历递了上去,工作人员告诉他要等待通知。
两次应聘后,他继续看现场,但已没什么好的职位了。其实,这次他来双选会只是为体验一下招聘时的感觉。现在还在读大三的他,还有一年的时间来考虑自己的前途。
双选会后,他和同学讨论了一下工作最重要的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单位必须有发展前途,职业有发展空间;第二个问题是工作地点必须是重庆,外地最远就是成都。
对于第一个问题,他告诉记者:“刚开始时,单位发的工资能够维持生活就行。”因为刚出学校,许多东西都不懂,对工资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对于那些想找工资高又悠闲工作的同学,他觉得不现实。
至于想要在重庆本地工作,是因为他本来就是铜梁人,家里人都在重庆,他不想离年迈的父母太远。其他求职的要求,他则觉得顺其自然,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
90后,习惯于用微博、QQ等方式与人沟通,他们的求职方式,注定与前辈们有所不同。
11月24日,在陈家坪展览中心举行的大型双选会上,记者发现,不少学生的简历上,都印上了自己的微博地址。
南方翻译学院的张子文,半个月前,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电子商务方向应届生,成绩优秀,有假期实践经验,求应聘,求工作!”在这之前,他的不少同学都开始微博求职。
“微博首先需要选择你要关注的人或者企业,添加关注后就变成你对这个人或对这个企业的一对一交流,可以简短又集中地向你心仪的公司展现自己,而不用担心参加不了这些公司的招聘会。”
张子文告诉记者,今年包括百度在内的一些大型企业,都在微博上发布过相关招聘信息,很多招聘网站也通过微博不断更新招聘信息。微博已经成为他们学校学生求职的“常规武器”,诸如什么企业喜欢什么样的应聘者,怎样才能加大应聘成功概率的微博和帖子,都被微博求职者广泛转发。
樊超是个目标明确的人,他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当我们问薪水时,单位如果给一个这样的答案‘叫具有竞争力的薪水’,那么我对这个公司的好感会降低。”
这一年,樊超一直在实习,做过媒体,也在地产做过销售,“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暑假开始时,樊超已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了,同时晚上还兼职做家教。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找工作大都权衡入职后的收入高低,但90后们更重视个人的发展,同时他们会看重企业中一些软性东西,比如品牌、企业文化甚至是领导者的风格等。工作和生活是否能平衡也被纳入着重考虑的范围。
因此,樊超最终选择去了广州的一家国企做文案策划。樊超说,原来那家公司是一个内部竞争非常激烈的公司,他可以适应那种节奏,通宵作战。“但我想要有自己的生活,我希望在晚上回家后还能看书,做点自己的事情。”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林浩:运用潮的方式求职时,一定要“离奇而不离谱”、“重形式更重内容”,千万不要突破用人单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审美底线,否则将会弄巧成拙。
1.现场招聘会:企业和应聘者可以直接进行了解和交流,但应聘数量多可能会对招聘质量有较大限制。
2.职业介绍中心:用人单位“质量”有保证,保障也不必担心。但提供的单位数量有限,且岗位中低层次居多。
3.亲朋介绍:招聘名额有限的同等条件下,可能被优先录用。但求职范围较窄。
4.看报纸毛遂自荐:对公司有详细的了解,但很难找到与那些大集团、大公司老板会面的机会。
5.网上求职:可以实现“秀才不出门,求得天下职”的梦想。但求职者要时刻睁开慧眼辨别真伪。
70后80后传统求职方式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林浩:“90后”不能被妖魔化和符号化,其实他们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很强,像网络信息技术方面他们就非常在行,民主平等观念也很强。如果用人单位、社会舆论、家庭教育都能给予正确引导,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这就好像当时“80后”刚刚进入职场时。(记者林祺 见习记者 廖怡飞)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林浩:过分迷信“海投”也许换来的是“投海”的结果。盲目赶场、漫天撒网可能事倍功半,倘若因此使自信心屡屡受挫,就更得不偿失。建议90后大学生求职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同时,还得对就业形势和单位需求做深入的了解。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林浩:大学生追求高薪和悠闲的生活,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过于强调一些刚性的外在要求,必然会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从而被视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大学生初入职场,应把锻炼和成长放在第一位,只要为单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好的薪金、职位以及福利等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上一篇:校招录用高峰提早而年后市场可能转淡
- 下一篇:金山有位坚守了几十年的“宝藏”修鞋匠!